選單

不要好鬥到連個論文致謝都能開撕

摘要:常有人把理性與感性當成對立的品質,這是流行的誤解。我認同這種觀點:這是錯置了對立面,理性的對立面其實是愚蠢,而感性的對立面則是冷漠。理性感性是可以共存的,並能在互相補充、互相成就中讓一個人、一個社會更有質感,“給人雙重滋養,此端越深,彼端越深”。有人拼命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人沒有趕上列車,有人在用力趕路,有人被列車甩下,這都是真實社會所發生的。一篇致謝,只是一個人的致謝,不要讓他揹負一個時代的重力。

不要好鬥到連個論文致謝都能開撕

 

吐槽青年出品

一篇刷屏的博士論文後記,引發了一波情感爆炸式的感動潮。刷屏當晚正好我在上課,就跟學生開玩笑說,你們也許可以不好好寫論文,但一定要寫好“致謝”,你們的論文肯定不會火,沒幾人會看,但說不定哪天“致謝”就火了呢。

玩笑歸玩笑,哪能不好好寫論文,沒有一篇好論文,哪配得上寫一篇動人的致謝?我在我的博士論文的致謝中是這麼寫的:致謝是需要資格的。經受過學術挑戰,站在一個經過努力跋涉而抵達的路口,吃了很多苦,才讓自己配得上寫一篇走心的致謝,感謝那些在這段艱難攀登中給予過幫助的人,配得上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感謝,不是可以隨意說出口的套話,這是一次心靈儀式,一份對努力的交代,一種歷盡千帆後與少年初心的對話。客觀、規範、科學、資料和邏輯規訓著寫作過程,不能在論文中有任何主觀和情感的傾注,為伊消得人憔悴,致謝便成為情感表達的一個出口,有幾個博士不是一邊流淚一邊寫著致謝?

所以刷屏,因為觸動了這個國家最普通的那群人拼命去讀書、用力改變命運、用力生活的情感結構。回憶一下,我們的輿論場隔段時間就會有同樣主題的一篇文章刷屏,這個主題是最恆定的母題。我上學那會兒還沒有社交媒體,論壇剛興起,那時廣為流傳的一篇文章題目叫《我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就是這篇致謝第一句所說“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論文送到你的面前”。那一年,王寶強15歲,那一年岳雲鵬18歲,那時候劉強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碟,那時候雷軍還在金山打工,北大才女“飛花”的《賣米》。批一礪志人物,換一種流行的說法,換一個故事,不變的是那個關於底層人努力改變命運的母題: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

網路傳播有時讓人很無奈,一件事在網上傳播,經常會因為負載太多大眾情緒投射而被扭曲。再純粹的情感,再美好的事物,再溫暖人心的故事,再美麗的心靈,也會在爆炸式傳播後走向情緒的反面,形成流量的反噬。所以在網際網路上,很少有一種感動能超過一天。論文致謝,很快在社交媒體形成情感分裂,有人覺得這種感動是在掩飾問題,“感謝苦難”“感謝貧窮”式雞湯是一種精神麻醉。這種個體命運的改變,掩蓋不了結構性的城鄉二元問題。苦難就是苦難,階層固化和寒門難出貴子,不因這種“致謝式感動敘事”而遮掩。

我不太喜歡這種貌似深刻、實則刻薄的態度,就像我在另一篇評論中說的,不要把《賣米》的奮鬥販賣成無力和焦慮,不要把“致謝過往”解讀成“感謝貧窮”,不要去嘲諷和俯視普通人的樸素感動。我們的輿論場很多時候缺乏一種包容,不是用自身的“合理性”去理解他者的“合理性”,而是習慣以“真理”的傲慢和自負去碾壓“謬誤”,形成“合理性”對“合理性”的否定。

我很佩服一些朋友,能透過這篇博士論文致謝看到那些正在掙扎、還沒有上岸的博士,那些同樣拼命努力卻不像作者這麼幸運、還沒走到高點就凋零的寒門學子,那些因為貧窮而沒能走出大山、永遠無法坐一起喝咖啡的人。一個調查很讓人難過,有很多像黃國平一樣默默吃苦的寒門博士,有的兼職送外賣,有的在草原治沙,也有人坦言,撐到畢業,但身體垮了。這些能在感動之後跳出個案,看到更多人生存狀態和攀升困境,看到無力的掙扎者,非常可貴。對一篇刷屏的致謝,應該有這種由此及彼、由特殊到普遍、由感動到沉思的深度觀察。

但我想,“感動”與“深思”應該是可以共存的,不應該變成對彼此的否定。常有人把理性與感性當成對立的品質,這是流行的誤解。我認同這種觀點:這是錯置了對立面,理性的對立面其實是愚蠢,而感性的對立面則是冷漠。理性感性是可以共存的,並能在互相補充、互相成就中讓一個人、一個社會更有質感,“給人雙重滋養,此端越深,彼端越深”。

就拿這起致謝刷屏事件來說,人們被打動,是因為他深深觸動了普通人不普通的奮鬥追求,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樣子,心酸於他的貧窮,敬佩於他的拼搏,欣慰於他今天的成就,活出了讓愛他的人為他驕傲的模樣。這種感性的共鳴,可以凝聚一個社會對奮鬥和讀書的信仰,讓無力和悲觀的人看到一道光。當然,很多人沒有停留於這種感性觸動,而看到背後的問題,城鄉差別,寒門艱難,上升困境,現實骨感,等等,這種問題導向的理性透視也是必要的,確實,有很多人不像黃國平那麼幸運,他們的困境要被看見。有些人透過奮鬥走出來了,有些人正在拼搏鬥,有些人沒有走出來,這些是共存的事實。

“感動”與“思考”,怎麼就對立起來了?如今似乎流行製造對立:讚美正能量,似乎就被看成是“掩蓋負能量”。批評負能量,會被指責“你怎麼看不到正能量”?感動於致謝的奮鬥,就被批評“你怎麼沒有看到貧窮的殘酷”。這種互相否定的對立思維中,再美好的事都能引戰和撕裂。黃國平靠努力改變了命運,很多人都是這麼走出來的,讓人感動。有些人沒有改變命運,甚至被命運碾壓,值得反思。都是事實,不用在極化思維中把此種存在當成對彼種存在的否定。

一邊感動,一邊反思,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有人拼命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人沒有趕上列車,有人在用力趕路,有人被列車甩下,這都是真實社會所發生的,都需要去面對。一篇致謝,只是一個人的致謝,不要讓他揹負一個時代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