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說端午的來源,並不是紀念屈原?

澎湃問吧

五月五,過端午。說起端午節起源,它其實與古代祈求農業豐收與防止夏季疾病有關。五月端午甚至是被認為是不祥的日子,在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給家人帶來災難。在先秦時期,五月初五還被當作毒月惡日,並由此發展出辟邪祛穢的端午節俗。

聞一多先生曾說,“唯其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和中國人同樣古老,足見它和中國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離。”那麼,吃粽子、划龍舟,何時與端午掛鉤?屈原、伍子胥,端午到底紀念誰?本期問吧邀請到上海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畢旭玲老師,與大家共話端午!

為什麼說端午的來源,並不是紀念屈原?

端午與屈原

@楚略:端午應該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吧?屈原只是“趕巧”在端午節這天投的江,在此之前大家也過端午節,可以這樣理解嗎?

畢旭玲:

端午節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初是與祈求農業豐收與驅邪避祟有關。端午節正式形成要到唐代了。但先秦以前五月初五就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既是麥收與稻種的農忙時節,又是陽氣勝過陰氣,進入炎熱的夏季的開始。先民既要祈求農業豐收,又要防止夏季疫病。五月端午甚至是被認為是不祥的日子,在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給家人帶來災難。

端午節與屈原的結合確實是後起的。楚地祭祀屈原習俗進入中原地區,與五月初五的習俗相結合,才慢慢形成我們所熟悉的食粽、划龍舟、祭祀屈原等端午習俗。屈原成為端午節的文化符號與他的文化影響力、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染力等因素密切相關。此外,也不是所有地區的民眾在端午節都祭祀屈原,比如蘇州民眾在端午紀念蘇州城的督建者伍子胥,上虞民眾在端午紀念孝女曹娥。

@熊:

有人說根本沒有屈原這個人,是後人託偽?

畢旭玲:

我認為屈原實有其人。後人的質疑主要有三個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毀了大量先秦文獻,導致現存屈原文獻最早見錄於西漢,其中很多文獻其實是對先秦屈原文獻的復現(古人讀書喜歡背誦,即使書被焚也可以默寫下來);屈原為楚人,在中原地區的影響並不那麼大;屈原形象的建構過程中,採用了大量神話傳說。

為什麼說端午的來源,並不是紀念屈原?

九歌圖中的屈原行吟畫像

今天我們該如何過端午

@Margaret: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現在大家過端午也沒什麼特別的習俗了,您覺得現代人的端午應該怎麼過?

畢旭玲:

現代人過端午大約可以注意兩個方面:傳承與發展。傳承傳統節日習俗中那些有價值、有意義,與時代精神不違背的內容,比如祭奠先賢、保持衛生等;然後可以結合現在社會現實對傳統習俗適度發展,比如發展香包產業等。食粽和懸掛菖艾就是很好的習俗,食粽讓我們想到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可以傳承與發揚他的愛國情懷。懸掛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的艾葉提醒我們好好打掃衛生,避免細菌病毒感染。

@204060:

建議將端午節改名為“環衛節”可以嗎?

畢旭玲:

端午節可以視為古人的“衛生節”。在這個節日中,古人的衛生意識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採取一些措施預防夏季疫病的發生;二是在屋內外噴灑藥酒以驅除毒蟲。這些是端午節的重要內涵,但並不能涵蓋其他內容,比如祭奠以屈原為代表的先賢。

我們傳承傳統節日的時候,要儘量完整地傳承,包括它的名字。節日名稱是深刻的長久的文化認同的體現,一般不應該輕易改名。

@使用者已被禁言:

現代人為什麼還要過端午節呢?

畢旭玲:

傳統節日傳承了民族文化精神,調節了生活生產節奏,調整了人際關係,其實作用蠻大。比如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播很大程度上就與端午節的傳承密切相關。又如在夏至到來之際,用藥浴、佩戴香包、插戴艾草等習俗來一次從個體到家庭的衛生運動,有助於民眾身體健康。還如與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也是難得的休閒與密切關係的活動。

為什麼說端午的來源,並不是紀念屈原?

@水晶透明:

為什麼韓國也會有端午祭呢?

畢旭玲:

韓國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不同,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時間,因為漢文化圈的韓、日等國都曾使用中國傳統曆法。韓國端午祭並非全國性的節日,而是江陵市一地的巫俗祭祀活動,所祭祀的也是當地神靈。活動持續時間相當長,一個月左右,因為保留著比較完整的祭祀儀式,且保護較好而被批准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端午祭既不吃粽子,也不划龍舟,更不祭祀屈原,與中國端午節完全不同。

民俗的未來何去何從

@菜菜: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舉辦各種主題節,例如端午的龍舟節,把江圈起來收費,真的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嗎?是不是有點太商業化了?

畢旭玲:

你提的問題正是我們在民俗文化保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難點:如何處理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商業開發的關係。這個度實際上是比較難把握的。

保護民俗文化完全靠政府,或者完全靠民眾肯定都是不行的,市場必須要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一部分民俗文化產品可以在商業運作中發展壯大自己,比如很多工藝美術技藝類的非遺專案,這對非遺專案和傳承人都具有重要作用。現在很多非遺專案就是因為找不到市場沒有收入而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但完全以市場為導向也是不行的,必須要保持非遺專案本身的特點,才不會在市場中迷失方向,才不會變味。

你所說的龍舟節也是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活動是收費還是免費,主要還要看活動的經費來源以及經費支出的具體情況,比如工作人員的勞務費可能要由門票籌措。但如果收門票的行為引起了當地大多數人的反感,可能就不是一件合適的事情。如何處理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商業開發的關係,還是要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地方的文化部門或者地方政府。

@二兩米粉:

隨著時代變遷,一些民俗正慢慢淡去,對於這些民俗,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態度?順其自然還是加以保護?

畢旭玲:

這個問題很好,很值得思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那些與社會發展相悖的民俗,我們可以任由它消失,比如三寸金蓮。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個發展、變化、變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民俗產生,舊民俗消亡。如果是民俗文化自身的選擇,我們還是儘量尊重。如果是外部原因引起的民俗消亡,對於其中那些特別有價值和意義的民俗事項,我們應該予以保護。保護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首先應該喚起民眾的文化記憶,培養民眾對民俗事項的感情,然後才能讓民俗事項重新回到民眾生活中去,這也就是活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