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隨著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家家戶戶都開始貼春聯,掛燈籠。中國有諺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酋

。諺語中的“花花”和“倒酋”就是春聯、年畫、窗花。貼春聯一般會選擇在二十八或二十九號,但是現在人們一般會選擇在除夕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源是什麼?第一幅春聯又是什麼?歷史上有關春聯的趣事又有哪些?貼春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春節元素:元寶、春聯、中國結

一、春聯的歷史來源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中國人民喜迎春節的標誌。無論身處何地,每逢春節人們都會在自家門上貼上紅色的春聯。春聯被賦予了辭舊迎新的含義,抒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直到北宋,仍稱春聯為“桃符”。北宋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就有寫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之後,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便稱作“春貼紙”或“春聯”,此後“春聯”的俗稱便流傳下來。清代的《燕京時歲記》上則記載道:“春聯者,即桃符也。”,亦可證實這一觀點。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桃符”即春聯

二、關於春聯的趣事

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於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較後蜀主孟昶的題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早了240年。春節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宋代,盛於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酷愛春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也寫春聯。有一年除夕,他頒佈諭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大年初一,他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遇到寫的好的讚不絕口。這時朱元璋卻發現有一家門前未貼春聯,詢問侍從得知這一家是從事殺豬閹豬的營生,因為太忙還來不及書寫春聯,於是朱元璋命人拿來筆墨紙硯,揮筆寫下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贈予這戶人家。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朱元璋畫像

三、貼春聯小貼士

春聯大都選用紅紙書寫,因為桃木的顏色為紅色,所以紅色也有吉祥、驅邪之意。大紅春聯貼於門前,不僅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更是表達人民對於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願,有詩言:“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紅紙書寫的春聯

傳統的貼春聯方法是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批文字的順序為從右至左。而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的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批文字的順序為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兩種貼法均可。關鍵在於區分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收尾,下聯則是仄身收尾。春聯的字數為單數,單數在中國象徵著吉祥如意。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金豬迎新辭舊歲 萬事如意人吉祥

貼春聯的具體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民間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春聯即是天上的神仙,每年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撕下春聯,他們就會去向玉皇大帝報告,給人們帶來明年的好運和吉祥,所以人們一般會選擇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春聯。但現在因為時間關係大家一般會選擇在除夕貼春聯。

貼春聯,迎新年------不得不知的春聯知識

歡歡喜喜過大年

貼春聯已經成為全世界華人喜迎春節的重要方式,春聯也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一副春聯代表的不僅僅是春節序幕的拉開,更是人民對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人們辭舊迎新,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