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倉儲篇》之四:入倉和未入倉的概念

《倉儲篇》之四:入倉和未入倉的概念

我們每個人接受的茶文化資訊,與我們的周圍人群有關。

雖然人類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是,能做到內心孤獨的人並不多,所以,每個人在名利場的奮鬥中都巴巴地找尋各自的朋友圈,這樣,我們必然活在朋友圈子當中,朋友的喜好不由自主就影響到我們的喜好,喝茶的道理無不是。

茶行業有很多畸形的東西,所有的人討論的角度,往往從自身接受的茶文化洗禮開始,所以,討論的基點有可能都是錯的,所謂的討論其實就是各執己見,最後,只能是誰的聲音大小決定對錯,而不是茶學理論的對錯。

茶行業曾經有些非常奇葩的理論,幹倉、溼倉、入倉、未入倉等等,所謂“未入倉”,一些茶商寫作的書籍解釋是:“不刻意增溫、加溼、不通風,自然儲存於人類長時間生存的空間”,自然存放是絕大部分茶商利用自然條件存放的一種方式,然而,真正懂得倉儲的茶商並非是完全“自然”,而是,

有條件地“自然存放”,絕對不是無條件地“自然存放”。

比如倉儲區域的選擇,這決定了轉化的快慢,比如,倉儲樓層的選擇,決定了茶倉的乾溼度情況,不受地板溼氣的影響,致使茶葉發黴,形成所謂的“倉味”、“黴味”。比如,茶倉窗戶需用厚厚的黑色被毯遮蓋,以避免長時間的“光汙染”。

所以,不講條件的“不入倉茶”,是一種機關,誘引普通消費者存茶,但是,存放5年後十年後,明顯又不如販賣“不入倉茶”理論販賣者的茶好喝。

這樣的理論是不能被稱為倉儲理論的,“刻意加溫、加溼”,那是作假,與實際上的倉儲加工工藝沒有關係。

編造“不入倉”的理論背景時間是2005左右,當時的背景條件下,內地極少有人會放倉,也就不會有人懂倉儲加工技術,即使是廣東區域有人嘗試存茶,也尚未轉化,僅僅是一種存茶體驗,僅僅止於存放概念,而尚未涉及倉儲加工手段,基本上當時市場的老茶來源於香港,而香港的倉儲不是來源於地倉就來源於溶洞。

所以,入倉和未入倉就成為了一種騙人的手段,因為所有人的茶來源都是香港茶商,毫無例外,大家都是統一的香港茶商的倉儲,哪有什麼入倉和未入倉呢?

其目的和編造幹倉和溼倉理論一樣,都是一種設局。入倉,即讓人聯想其實都是“溼倉”,潛臺詞就是“入倉茶”就是“偽劣茶”。誘引消費者買自己的未入倉茶,而不去購買其他茶商的入倉茶。

雲南青餅、青磚、青沱的陳化過程必須依賴一定的溼度、溫度,由於各個地方氣候大環境不同,不同地區有不同溫溼度,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

當然,這其間有區別,溼度超過80%的區域(指某些時段,比如梅雨季節),那麼是酶促反應與微生物反應的疊加,而昆明、北京、西安、瀋陽則可能溼度常年在50%以下,實際上轉化就是一種氧化現象,即酶促反應。

所以,在氣候乾燥的區域,生茶存放100年還是生茶的說法,雖然誇張,其實說明了事實上自然條件對於茶品轉化的影響。

而生茶要轉熟,則必須在高溫高溼的區域形成,其實道理與渥堆熟茶相同,當然,其實際形成的結果不同,口感也有差異。

普洱茶的後發酵中會產生許多酶菌,有些是有益,有些是有害的,控制得好,就會向好的方向反正,反之,則會向壞的方向發展。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控制溫溼度的過程。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懂如何控制,導致劣質茶充斥市場,使不少人把入倉茶同劣質茶劃了等號。

普洱茶的後發酵,是酶促作用、溼熱作用、微生物作用三方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目的是使大葉種茶葉的內涵物質發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產生對人體有益的新物質,如果缺少微生物的參與,直接的後果就是“口感”沒有那麼好。也即是說,若缺少了微生物生存的環境,茶葉的轉化則不太順滑,尤其是潤度上不太可能達到完美。有些茶友會有這樣的體會,把新茶長期存放在乾燥地方,湯色變化很小,喝起來口感甜度增加但澀味難退,而存放在溼度略高之處,茶湯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當然,現實的情況是,有人喜歡三成熟、五成熟、七成熟、九成熟,喜好不同,茶葉是植物,不同於肉類食品,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夾生作吃,各取所需而已。

偏生的群體是因為之前喝綠茶的習慣影響,喜歡茶葉的鮮爽。偏熟的群體,喜歡普洱的厚重,陳香,其實兩者喝的是兩種茶類,不過是統一在普洱之名下。

或許,這正是普洱魅力之處,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