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明年1月開始運作,中國迎來兩大利好

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明年1月開始運作,中國迎來兩大利好

2019年10月4日,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駛離上海洋山深水港碼頭,船身與裝載的集裝箱倒影映照在東海海面上,猶如鱗次櫛比的城市樓宇錯落有致。圖片來源:人民視覺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據中國商務部訊息,11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釋出通知,宣佈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已向東盟秘書長正式提交核准書,達到協定生效門檻。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對上述十國開始生效。

RCEP是由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制定的協定。RCEP於2012年由東盟發起,歷經八年談判,最終在2020年11月15日成功簽署協定。

RCEP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涵蓋了全球約30%的人口、30%的經濟總量和30%的對外貿易,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表示,RCEP將為中國貨物貿易帶來兩大機遇。

一是進口關稅大幅降低。RCEP15個成員方之間採用雙邊兩兩出價的方式對貨物貿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協定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且主要是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使RCEP自貿區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

二是RCEP協定中的“原產地累積”規則不僅有利於降低關稅優惠門檻,也將極大促進區域內貿易合作,穩定和強化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原產地累積”規則是指在確定產品原產資格時,允許將產品生產中所使用的RCEP其他成員國原產材料視為該產品生產國的原產材料,合併計算原產材料區域價值成分,使得最終產品更加容易達到設定的條件,取得原產資格從而享受優惠關稅。

據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和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聯合釋出的《2021中國進口發展報告》,在2012-2020年期間,中國從RCEP的進口規模從6328。08億美元增加到7753。9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57%。

其中,在2012-2013年期間,中國從RCEP的進口規模保持增長趨勢;在2014-2016年期間,中國從RCEP的進口規模呈現下降態勢;在2017-2020年期間,中國從RCEP的進口規模恢復增長態勢,並於2020年達到7753。96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

與此同時,RCEP國家在中國進口市場中的地位和中國進口對RCEP國家出口的貢獻均有所提升。在2012-2020年期間,中國從RCEP的進口占中國總進口的比例從34。8%增加到了37。72%,中國從RCEP的進口占RCEP總出口的比例從2012年的17。33%增加到2020年21。39%的歷史最高值。

根據報告,2020年,中國從RCEP的進口規模為7753。96億美元,比2019年上升了2。18%,佔中國總進口規模的比例增加至37。72%,與此同時,中國從RCEP的進口占RCEP總出口的比例上升至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