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千年前的詩經雲:“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就是說,腰帶有白絲鑲邊的,即是謙謙君子。

腰帶,作用很大,不甚起眼。其間的帶鉤,就是現在的皮帶扣,其實早在歷史長河中,默默發光了4000餘年。

帶鉤·史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戰國金代帶鉤

在歷史時代初期,繫腰帶就只有一種方法,結繩。但打繩結,系起來容易解開難。

而後隨著戰爭出現,軍士們也漸漸用皮革做盔甲,但皮革並不好打結,於是一種勾掛方法和物品出現了,那就是帶鉤。

腰帶上配鉤,帶上之鉤,即為帶鉤。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帶鉤是良渚文化的玉帶鉤。

自春秋時代開始,帶鉤的使用已經較為普及,經戰國到兩漢,帶鉤成為生活常伴之物了。

最初使用較為廣泛的是青銅、金銀帶鉤。

盛唐時期,從皇室宮廷到普通達官顯貴,均以配用

玉帶鉤

為榮,打開了玉帶鉤的新局面。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隋煬帝蹀躞玉帶

整體用玉做腰帶,每塊玉帶板的下方,帶有能掛小物品的小勾,被稱呼為“蹀躞帶。”

據兩唐書的記載,隋代常服規定貴臣服九環帶,天子則服十三環帶。帶鉤也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帶鉤·工藝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隨著社會玉文化的發展,更多的玉帶鉤進入市場,各種各樣的雕刻精美的紋飾、故事,都會出現在玉帶鉤上。

還有繁瑣的工藝,如:錯金錯銀、包金包銀、雕刻、鑲嵌……

帶鉤雖小,卻是佩用者的身份地位的象徵。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淮南子》中這樣談及帶鉤:“滿堂之座,視鉤各異,於環、帶一也。”

意思是說,放眼看去,賓客滿堂的腰間環帶上,都露出奢華的鉤飾,沒有相同的。

“視鉤”間,人們的身份、地位都表露了出來,王侯之鉤、官宦之鉤、百姓之鉤,看得明明白白。

帶鉤·束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清蒼龍教子帶鉤

王逸羽注《楚辭·離騷》曰:“紉索胡繩,令之澤好,以

善自約束

,終無懈倦也。”

古人用腰帶修身,將君子修身與玉帶鉤聯絡在一起,賦予帶鉤精神上的意義。

因為沒有帶鉤,行軍打仗的兵士不能自在的行動,平民也會有諸多不便。是有鉤有帶,

約束自我,方得自在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太平御覽》引《夢書》曰:“夢得鉤帶,憂約束也。鉤帶著身,約敕已也。持鉤帶脫,事決已也”。

是帶鉤入夢,也是約束入夢,其實玉帶鉤只是文人傳達修身精神的一個載體。

君子修身於"束",一個皮帶扣背後的歷史

“倉廩實而

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自我約束不用玉帶鉤,君子心中自有帶鉤。

現如今,男士穿西裝時仍要配一個皮帶,在小小的皮帶扣後蘊藏的歷史,你知道了嗎……

瞭解更多和田玉知識,結交更多玉友,免費鑑定和田玉,請下載藏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