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

作者:洞見Neo

道德傳家久,家風繼世長。

昨天,又一位世界級的大師走了。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

作為現代建築歷史上“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為世界帶來了精彩絕倫的作品,包括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蘇州博物館等。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在貝聿銘的百年人生裡,他獲得了一個建築師能擁有的全部榮譽。

但是,貝老留給國人最深刻的記憶,卻並非他的建築成就,而是是他背後那個生生不息的家族,孕育出大師的那片沃土。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很多富甲一方、紅極一時的富豪家族,都逃不過這個詛咒似的命運。

但是,貝聿銘所在的貝氏家族,卻傳承了幾百年,富過15代。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而其中的奧秘,就藏在其家族的30字家訓之中。

01

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為躲避戰禍,貝氏一族舉家遷到蘇州。

貝氏家族代代勤勉,靠行醫賣藥起家,從明朝中葉開始,漸漸富甲一方。

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間,蘇州貝氏已經成為蘇州四大豪門之一。

要知道在明清時期,作為經濟重鎮蘇州的富豪,放眼全國也絕對是局指可數的頂級世家。

貝氏家族曾經輝煌到什麼程度?

首先是祖輩、父輩們在金融業開疆拓土,並轉向政壇,身居要職。

十三世孫貝潤生和貝理泰分別被稱作“顏料大王”和“金融大亨”。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參與創辦過上海銀行,其父貝祖貽青出於藍,曾在民國時期擔任中央銀行總裁,同時還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

其次是與名門通婚,貝聿銘的母親,是清朝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莊氏,繼母是江南名門之後,一代才女蔣士雲。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貝祖詒與妻子蔣士雲

顯赫的家世背景,曾讓貝氏一族在蘇州擁有十幾萬平的私家宅院,就連明清時期皇帝們都流連忘返的蘇州獅子林,也成了他們家的後花園。

古語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第一代白手起家,辛苦創業,發家致富;

第二代,老成守舊,艱難守業;

到了第三代,就會因為子孫不濟,坐吃山空,跌落神壇。

但是貝氏一族卻經歷了數個大時代的浪濤和風雨,不僅屹立不倒,反而歷經15代蒸蒸日上。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貝潤生對於家風家訓的那句總結:

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

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

《紅樓夢》裡,在抄檢大觀園時,曹雪芹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中國人有一個經常掛在嘴邊的詞,叫做“窩裡鬥”。

我們見慣了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戲碼。

多少家族的興亡,都是因為“禍起蕭牆”。

貝氏家族最令人羨慕的地方,就在於整個家族的團結和友愛。

作為家族最興旺的一支,貝潤生當年重金購下獅子林。

但他並沒有將其當做自己的私家園林,而是將其和整個家族共享。

並且在園子裡設立貝氏祠堂,並在旁邊捐資建立了貝氏承訓義莊,用來贍養、救濟族人。

也正因為如此,貝聿銘幼年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貝潤生這位叔祖的莊園中居住的。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少年時期的貝聿銘

蘇州園林造法自然,渾然天成的建築特點給了貝聿銘無窮無盡的靈感,成就了他追求的建築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建築設計的源頭。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意思是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兄弟之間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夫妻之間恩愛和美、相濡以沫,一家人一條心,財富才會滾滾而來,家業才能興旺發達。

一個家族,真正的財富不在金錢的多寡,而在於關係的和睦。

互相拆臺,誰也見不得誰好,再富裕的家庭,也必會敗落。

試想一下,若是貝氏一族各個敝帚自珍,也許這個世界上就會少了貝聿銘這樣一位偉大的建築大師。

獨木不成林,若是貝家人都只考慮個人的利益得失,那麼還有可能開枝散葉,延續如此龐大的家族嗎?

03

孟子曾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這個世界上並不缺少有錢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富豪之家都能被稱作豪門。

貝氏一族在商政兩界都稱得上豪門,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富可敵國之資,而是因為全族上下無一人不注重德行和節操。

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從1922年起連任蘇州總商會會長7年,先後發起募捐鉅款開闢了從閶門到虎丘的馬路,時稱“新馬路”。

貝理泰還擔任過吳縣救火會會長,博習醫院、振華女子中學董事,和兄長貝潤生二人共同捐資在蘇州城開辦了中國第一個新式幼稚園……

你可以看到,貝氏族人一直活躍在中國近代公益事業的第一線。

《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對於中國人來說,天有好善之德,人有好善之心,發之於外,就是敬天愛人,勤儉惜物,自利利他。

一個善良的家風,能塑造出一個家族高貴的品格。

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最風光時是當時中央銀行的總裁。

在民國那個貪腐橫行的時代,面對唾手可得的財富,貝祖詒始終潔身自好,大公無私。

後來遠赴美國,孔祥熙一人就捲走了一億三千萬美元,貝祖詒卻兩袖清風,沒有帶著任何一分公款,跟當時蔣、宋、孔、陳所謂四大家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直到現在貝氏一族依然堅守高潔的道德情操,專注於慈善公益事業。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林貝聿嘉

貝聿銘的堂妹林貝聿嘉不僅擔任過香港婦女會主席,還是著名慈善家、太平紳士、金紫荊星章獲得者。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善良是一種遠見,高尚的道德是一個家族長盛不衰的最好的護身符。

貝聿銘已經離去,但是貝氏家族自古傳承的家風並不會消失。

好的家風就像一條越走越寬的路,一座越蓋越高的樓。

也許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永恆,但是良好的家風卻能夠保證我們一代又一代,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貝聿銘的四個子女皆優秀,其中三個兒子和父親一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從事建築工作,女兒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專業的高材生。

貝氏家族的優良傳承,或許遠不止15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