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一場科考,諸多文壇巨匠參加,群星燦爛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達知天命之年的歐陽修出任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當年共錄取進士三百八十八人,其中包括和歐陽修並列唐宋八大家的另外三位,還有其他曠世大儒,真可謂是群星燦爛。

正是歐陽修主持的這場科考,發現了蘇軾這位大文豪,關於發現蘇軾的故事,也是文壇一段佳話。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一場科考,諸多文壇巨匠參加,群星燦爛

在第一場策論考試中,歐陽修出題《刑賞忠厚之至論》,點檢試卷官梅堯臣在批閱試卷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篇特別精彩,頗具“孟軻之風”,隨即呈給歐陽修審閱。

歐陽修讀完後,眼睛一亮,覺得無論文采和觀點,都堪當壓卷之作,可以毫無爭議地列為第一。

但歐陽修的弟子曾鞏也參加了這場會試,由於都遮住了名字,文章到底是誰寫的,不得而知。歐陽修猜想這篇文章應該是曾鞏所寫,他擔心把自己的弟子列為第一會遭人閒話,便與梅堯臣商量把此文考生列為第二。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一場科考,諸多文壇巨匠參加,群星燦爛

到複試時,歐陽修又看到一篇《春秋對義》,讚歎之餘,便毫不猶豫地把此考生列為複試第一名,確定為會元。

等發榜時,歐陽修才知道,初試、複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兩篇文章,均出自蘇軾之手,令他驚歎不已。

後來,歐陽修在給梅堯臣的信中盛讚蘇軾的文才說:“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與梅聖俞四十六通》)。

當時的歐陽修已經年過五十,但看到後生才情勃發,自己竟然興奮得如同孩童一般,信誓旦旦地要為蘇軾出人頭地開山避路,愛才之情,溢於言表。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一場科考,諸多文壇巨匠參加,群星燦爛

程顥講學圖

而蘇軾只是歐陽修主持嘉祐二年科考的一個側影,在這場科考中,不僅有蘇軾、蘇澈兄弟倆,還是自己的弟子曾鞏,這三位文壇巨匠與歐陽修並列為“唐宋八大家”。

除了上面的三位大家,還有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也是在這一年的科考湧現出來的。

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陝西眉縣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宋仁宗嘉佑二年歐陽修主持一場科考,諸多文壇巨匠參加,群星燦爛

程顥與其弟程頤

程顥(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學者稱其“明道先生”。北宋時期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程顥和其弟程頤同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呂大鈞(1029-1080),字和叔,陝西藍田縣人,為張載弟子,北宋關中學派的代表人物,呂氏四賢之一。其在丁憂期間,為教化鄉人,首創《呂氏鄉約》,提出“德業相勵,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村規民約。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同一年能湧現出如此眾多的文壇巨匠,應該稱得上是空前絕後了。之所以一次考試就能錄取這麼多名動當時、影響後世的人才,自然與歐陽修的學識、眼光、胸懷是密不可分的,他慧眼獨具,自願為人梯,作嫁衣,一生桃李滿天下。稱歐陽修是“千古伯樂”,應該不是過譽之詞。

本文參考文獻:《帝國的臉譜-北宋官場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