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李白年少時就博學多才,更胸懷青雲之志。他18歲就離開故園,壯遊於祖國的名山大川,同時也結識了很多至交好友。後來詩人覺得有些厭倦於四處奔波,於是就希望可以在仕途中進一步發展。

不過太白卻與眾不同,進京趕考的舉子絡繹不絕,他卻不想與之為伍,更不願苦讀應試、參加科考。李白獨闢蹊徑,他希望尋找到一些能夠薦士舉賢的伯樂,讓他插上直上青雲的羽翼,高飛遠舉,從而實現輔佐君王、治國安邦的抱負。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不過在李白遇見賀知章之前,這種想法確實很不實際。他不停地給那些達官貴人寄去幹謁詩篇,卻總是石沉大海。可是即使這樣,他也絕不願意參加應試。

閒極無聊,詩人便去終南山小住了一段時間。下面分享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詩人有一天在終南山上感到有點孤單,便沿著山間小道隨便走走。那時王維還未隱居於此,李白也是籍籍無名,所以這二位盛唐著名的詩人,也沒有機會在終南山,一起喝酒暢談。

前四句描繪途中所見景象,傍晚時分,太白踏著月光緩步前行。月亮皎潔柔美,也一直默默地伴隨在詩人左右。太白來到山下,再回顧所經之路,只見一抹青翠的山色,橫亙於暮色蒼茫之中。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詩人喜歡描寫月光,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月亮的意象。也許是因為它是孤獨中的伴侶,也許是由於它能讓詩人充滿遐想。詩人正在沉思,忽然從對面不遠處,走來了一位穿著樸素的老翁,朦朧的月色下,卻顯得精神矍鑠。

詩人乃是性情中人,他正感到煩悶,於是便毫不顧忌地上前詢問,這才得知這位老翁是當地的一位隱士,生活在終南山中已經很多年。

李白也做了自我介紹,老翁仔細打量了這位後生,立刻就喜歡上他的豪爽性格。那麼李白是如何在三言兩語之間,就讓老翁邀請他喝酒?也許是詩仙加酒仙的獨特氣質!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太白與斛斯山人攜手走到一戶農家,小童開啟柴門出來迎接。庭院裡綠竹夾路,蘿草牽衣,顯得幽靜宜人。兩人休息談笑、舉杯飲酒,酒酣興濃、放聲長歌,他們享受著人世間極其單純的快樂,直到河星稀落。

中間的六句詩顯得氣氛非常熱烈,詩仙無拘無束,彷彿是在走親戚,或者是在鄰居家串門,絲毫沒有把自己當作外人。

老翁估計也是很久沒有如此暢飲,他也好像將詩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這種熟悉的場面,令人想起孟浩然的名作《過故人莊》,而李白卻將其演繹得更加浪漫。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吃飽喝足,天色也不早了,一句“曲盡河星稀”,傳達出詩人戀戀不捨的心情。詩人自從出川壯遊,雖然遊訪過很多地方,拜見了很多名士,但這個夜晚一定會讓他記憶深刻。

農家簡陋的茅舍、老翁樸實憨厚的性格,即使是粗茶淡飯、濁酒鹹菜,詩仙也感到陶醉其中,全然忘記了得失榮辱。

李白偶遇一位高士,吟誦了一首名作,神情飛揚,令人陶醉其中

李白的這首詩充滿了閒情逸致,作者心情恬淡,筆墨清曠,卻令人感懷。詩人月夜訪友、寄情田家,醉酒放歌、陶然忘機,都是希望擺脫苦悶心情。

雖然後來李白終於成了皇帝身邊的御用詩人,看似青雲直上,其實他的內心卻沒有感到絲毫的快樂。詩仙即使享受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親自招待,他的腦海裡一定在不斷地浮現出,自己與老翁舉杯共飲的歡樂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