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寫詩詞有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融入自己的情感。可一個人的人生經歷畢竟有限,所以,有很多詩人透過對生活的感悟,模擬他人的口吻寫作,反應當時現狀,只要功夫足夠深,就可以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在眾多這樣的詩人中,王昌齡就是其中一位。

王昌齡(約698—約756),字少伯,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籍貫有今陝西西安和山西太原兩種說法。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他是唐朝時期的大臣、詩人,王昌齡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七言絕句。他的很多作品,生動地詮釋了什麼是感同身受。今天,我們來欣賞他的四首絕句。

佳作欣賞:

一 《從軍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賞析:

作者在這首詩中把士卒的感情表現得情真意切。

從首句看,“換新聲”表現的就是“軍營中將領營房中歌舞歡宴”的情形。

但戍邊計程車卒卻無心欣賞音樂,而是終日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不管什麼樂曲,也改變不了縈繞心頭的繁亂。

尾句透過士卒的感官烘托了淒涼慘淡的氣氛,使全詩的意境更加冷清淒涼。

王昌齡的詩在當時就很有名,他的邊塞詩更具獨到之處,本詩就是一例,作者把筆鋒直接指向社會的下層,字裡行間流露出同情和關注,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單就這一點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二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賞析:

本詩被稱為宮怨詩中的代表性作品。

前兩句為我們表現了一幅圖畫:天色方曉,金殿已開,就拿起掃帚,從事打掃,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掃之餘,別無他事,就手執團扇且共徘徊。“團扇”借用班婕妤的《團扇歌》,喻指失寵。

後兩句進一步用比喻來抒發這位宮女的怨情,仍然承用班婕妤的故事。這首宮怨詩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了深沉的怨憤。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三 《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賞析:

本詩展現了青年婦女後悔讓自己的丈夫去從軍遠征追求封侯,從而使得自己獨守空房。

“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意,而詩人正是為了表現這位閨中少婦從“不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

春暖花開之際,這位閨婦原先並沒有什麼感傷,照樣梳妝打扮,高高興興地上樓去望遠景。“忽見”以後,情況大變,從“不知愁”劇變為悔恨。四句詩刻畫了一個出征軍人妻子的心理過程。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四 《長信秋詞五首》(其四)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覆道奉恩時。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賞析:

“真成薄命”恰似失寵宮嬪內心深處一聲沉重的嘆息。失寵的命運降臨之後,她陷入了久久的尋思。因“思”而入“夢”,夢中又重溫過去的歡樂,在自己心中又重新編織得寵的幻影。

但夢幻畢竟不是現實,這時候在西宮正重演“平陽歌舞新承寵”的場面,而自己也只能回憶當初複道承受君主恩寵的日子。

失寵者與新承寵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承寵者正在上演失寵者的過去,焉知將來不重演失寵者的今天呢?詩歌蘊含的意境讓讀者陷入深深的體味之中。

王昌齡的4首絕句,每一首都讓人感同身受

感悟:

這四首絕句絕非王昌齡親歷,但詩人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濟世之心,感同身受,所以能寫出入木三分真情實感的作品。

所有的作品都來源於生活,繁衍於生活。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有心人,可以發現太多的寫作素材。

像王昌齡這樣,執筆代言他人心事,應該是寫作中最高一層的境界,您認同嗎?

徜徉古詩詞,領略更多的人生智慧,我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