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瘋狂星期四”梗那麼火,瘋狂的到底是誰

“瘋狂星期四”梗那麼火,瘋狂的到底是誰

視覺中國供圖

玩梗狂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不久後的週末的迎接儀式。如果想給自己塑造一個年輕、有網感、趕得上潮流的形象,那參與玩梗狂歡,就能達到目的了。

————————-

每到星期四,社交媒體上就會冒出很多離奇的故事,從不提起同事的朋友,開始在群聊裡講自己的女同事竟然是童養媳,只發吃喝玩樂的朋友,在朋友圈寫朋友的朋友被家暴的故事……看得人不禁揪心:這是怎麼回事,後來呢?

然而,如果你耐心看到最後,就會發現所有的故事都有同樣的結尾:“V我50(微信轉我50元)吃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明天告訴你後續。”

原來,這些離奇的故事,都是網友們為了玩“瘋狂星期四”的梗編出來的。只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這個梗早已和肯德基沒什麼關係了,而是變成了一種狂歡式的流行文化。

玩梗玩到“瘋了”:網路語言狂歡

研究者認為,玩梗狂歡具有三個特點。

首先就是全民化。一到星期四,“瘋狂星期四”梗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哪怕你這一天不看微信群訊息、不刷朋友圈,刷某博還是會被這個梗打個措手不及:原本正經的科普博主,發了一條科普冷知識的博文,沒想到結尾神轉折“V我50”;喜歡開腦洞的網文博主,額外更新了一個章節,結果層層鋪墊都是為了出梗……

這些創作會被許多人轉發,或者截圖發到其他平臺;看到的人再轉發、再截圖,這樣讓一個梗快速複製、流動、擴散,也就顯示出了玩梗狂歡的第二個特點,病毒式傳播。

而大家之所以專注星期四,卻對其他日期的優惠活動熱情甚少,也少不了儀式性的作用,畢竟週四過完就到最後一個工作日了,玩梗狂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不久後的週末的迎接儀式。

主動玩梗的人:既好玩又減壓

人們為什麼這麼喜歡玩梗,甚至玩成了“狂歡”呢?

梗本身好玩,的確是重要原因之一。看到離奇的故事結尾竟然是“廣告”,大家感到無語的同時,又難免覺得好笑,這就是因為產生了預期違背,根據認知失諧理論,這種違背預期、不和諧的狀態,可以讓人從持續的理性活動中短暫鬆弛一下,從而產生放鬆好笑的效果,這一招也是相聲、脫口秀等的慣用技巧。

玩梗的人同時還能管理自己在網上的形象。“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網路上我們的形象,完全是由我們自己的行為塑造的,有意識地呈現自己的某個方面,來給別人留下某種特定的印象,這就是印象管理。我們總覺得玩梗是年輕人才做的事情,如果想給自己塑造一個年輕、有網感、趕得上潮流的形象,那參與玩梗狂歡,就能達到目的了。

透過印象管理,玩梗人塑造了一個身份;而很多同樣身份的人彼此看到後,就會形成一個有共同喜好的“內群體”。出於對自己、對內群體的認同感,玩梗人會進一步創作,來強化自己的“玩梗人”身份。身份認同感和玩梗相互促進,不斷讓老梗變出新花樣。

可是,好玩的笑話那麼多,為什麼多數梗流行一陣就被拋棄了,而“V我50”就永不過時呢?也許是因為它和錢有關。“搞錢”是年輕人群體中永不過時的話題,也是永不過時的壓力、難題。大家發“V我50”這種伸手要錢的梗時,並不是真的為了要錢,而是表達對搞錢難這一現實壓力的溫和反抗。

被迫看梗的人:厭倦甚至反感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這個梗。既然有喜歡一起玩梗的“內群體”,就自然有對梗無感的“外群體”。比如,有人在離奇的故事下評論:“真情實感想幫故事裡的人,結果最後是個段子……很浪費感情。”也有人表達不理解:“這梗有這麼好玩嗎,怎麼鋪天蓋地的,都看煩了!”這就是過度玩梗導致的情感撕裂了。

而對玩梗的人們來說,玩梗帶來的影響也不只有積極的。如果太喜歡玩梗,平時總用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長期下來,可能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覺察能力、精準表達能力了。就像網路段子說的那樣:古人看到美景能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到美人能說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我看到這些只會說“awsl(啊我死了)”。

總之,參與玩梗狂歡能讓人感到快樂、塑造形象、找到共鳴、抵抗壓力,但為了避免其帶來的消極影響,無論什麼梗,適度才是最好玩的。

殷錦繡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