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十一月下旬的勒墨河谷失去了夏日的奔騰與咆哮,只見一股清澈見底的涓涓細流從三四千米的高處慢悠悠的流淌而過,一塊塊膚色斑駁卻又形態各異的小石頭,散落堆積在小河溝旁的泥沙上,透露著閃閃亮光。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勒墨’在我們民族語中就是‘白族’的意思。”

正在向外來遊客解釋的輔警叫胡波華,2016年招聘到怒江州瀘水市稱杆邊境派出所做輔警,6年來,他先後協助民警做過戶籍、內勤、社群等工作,性格憨厚老實,深得大家喜歡。

“夏天太陽當空,同志們都在陰涼處休息,只有他獨自在水泥地裡工作。”

所長劉曉章說,去年派出所營區改造,輔警胡波華一個人頂著30多度的高溫在操場上鋪泥漿。任勞任怨不打折扣,安排的事情總能幹得很好。

考慮到胡波華是本地人,又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三種語言,勒墨警務室建成後,就安排他住了進來,每天為民警充當翻譯。胡波華的到來,迅速架起了一座警民連心的橋樑。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鄉親們,學好法律法規,謹防上當受騙,捂緊我們的錢袋子。”

勒墨警務室輻射轄區勒墨村和瑪普拉地村,居住著170多戶600餘名群眾,恰好村村戶戶通了廣播,等到群眾幹完活回到家裡的時候,民警周昌吉就帶著輔警兄弟胡波華依靠村委會廣播進行“三語”法律宣傳,周昌吉講一句,胡波華說兩句,轄區白族和傈僳族群眾聽得真真切切。

“多虧有胡波華在,兩家爭端得以化干戈為玉帛。”

在民警李嘉鑫眼裡,胡波華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警察同志,我家的田地被人佔了,請你們幫幫我。”

今年8月,民警李嘉鑫正在警務室午休,群眾透過警民聯絡卡上的資訊撥通了他的電話,見著電話那頭一片嘈雜,他只感覺情況很緊急,連忙喊著胡波華將電話撥透過去,瞭解了警情的前因後果後,胡波華開著摩托車載著李嘉鑫就往山上趕,哪條路相對好走,哪條路距離報警地比較近,胡波華門兒清。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本就是叔侄關係,為了一兩米土地的事沒必要爭吵。”

胡波華用白族語將民警李嘉鑫勸誡和曉以利害關係的話轉述給叔侄二人,並請來村幹部依照土地證重新對邊界進行了丈量。天色漸晚,夕陽迎著餘輝緩緩下墜,勒墨村轄區氣溫開始下降,叔侄庭院中“溫度”卻在上升,爭吵後,這是兩家人首次一起吃晚飯。

胡波華不僅工作上是民警的得力助手,而且生活中也學得一手好廚藝。剛到邊境派出所之前,他去部隊當過兵,跟著班長整天在廚房和鍋碗瓢盆打交道。入駐警務室以後,每天做飯的事理所當然的被他攬了下來,他總是能滿足大家的口味,隨著一年四季氣候變化而不斷調整菜品。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女兒快3歲了,十分討人喜愛。”

剛到警務室,民警周昌吉人生地不熟,輔警胡波華經常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坐一坐。胡波華的母親友媽媽是一位熱心腸,端來茶水和烤熟的玉米給周昌吉吃,女兒害羞的躲在父親身邊,一口一個叔叔那叫一個親。對於身處異鄉的周昌吉來說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一來二去周昌吉成了友媽媽家的常客。

“波華兄弟”“吉哥”,輔警胡波華是90後,比民警周昌吉小7歲,工作中周昌吉教胡波華處理群眾矛盾糾紛,講授法律知識,胡波華則教周昌吉講白族話、傈僳語。工作中配合默契的他們生活中更是哥弟相稱。

精通漢語、傈僳語、白族語,他是輔警,更是“波華兄弟”!

“以前和群眾打交道全靠察言觀色和肢體語言。”

周昌吉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老媽媽核山家採集身份資訊的時候,聽不懂白族語言,只得用手勢比劃,可費了不少力氣。現在好了,日常用語能聽懂一些,交流起來相對方便了很多,用民警周昌吉的話講得虧了波華兄弟。

胡波華想著將這份工作一直幹下去,不僅僅是協助派出所民警,作為這片養育他的地方,自己也應當為轄區群眾多做點什麼。就是這份對工作的執念、對鄉親們純粹的愛伴隨著勒墨河留下永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