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本文為《半月談》2022年第23期內容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地處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深圳,建校已有20年的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深信院”),探索獨具特色的“產教科融合”路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企業認可。資料顯示,近年來深信院畢業生入職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的比例超過16%,每個學生有10餘個崗位可以選擇。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與騰訊、京東、華為等合建產業學院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產教科融合謀求的是一種綜合性的發展思路,不斷推動專業建設改革創新,針對產業需求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就業市場飽和程度調整專業設定,實踐證明這樣的‘三位一體’安排對於穩定就業基本盤、最佳化人才供需關係是富有成效的。”深信院校長王暉說。

多年來在無線網路研究方面卓有所成的王暉,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考,也體現出鮮明的“網路化思維”。他尤其看重的是,如何持續啟用教育供給側,以不斷變化創新,適應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

資訊科技是深信院重點打造的優勢專業叢集,學校49個專業中的41個,與資訊科技息息相關。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大賽上展示仿人機器人雙人舞 陳立群 攝

王暉告訴半月談記者,過去深信院走的是“訂單班”的路子,與規模性企業合作“點對點”培養人才,是傳統的產教融合模式。眼下,透過高等工程師學院培養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亟需的複合型工程師,則是產教科融合的核心。

“華為、騰訊、比亞迪等大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中佔據優勢地位,有成千上萬的配套型企業為它服務。我們培養的人才如何融入這樣的產業生態,是值得關切的問題。”王暉說。

深信院與產業鏈龍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教材、共同實施教學。深信院立足“產業解決方案”設計立體化育人方案,以“厚實基礎+專案實踐+素質賦能”為特色,培養出的工程師對產業升級有良好的適應能力。騰訊高等工程師學院、京東高等工程師學院、華為ICT國際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等產業學院先後落戶學院,便是業界認可的證明。

如何培養數字經濟“弄潮兒”

每個學生有十餘個崗位可選:就讀這所職校,大廠搶著要

深圳是中國數字經濟潮流奔湧的地方。如何讓深信院學子成為兼具耐力和創造力的數字經濟“弄潮兒”,是王暉最近反覆思考的問題。

“我認為要做三件事。第一,專業設定要靈活,要相容產業發展風向。2021年學校新開人工智慧專業,2022年又開設區塊鏈專業,都是我們充分調研的結果。職業院校,必須建起自己的‘產業雷達’。第二,對學生的培養,尤其是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要為他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負責。第三,師資隊伍需要了解技術前沿動態,能夠把業界最前沿的資訊、知識與思路帶到課堂上去。”王暉說。

資料顯示,近年來深信院畢業生入職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的比例超過16%。目前,深信院學生的求人倍率達到1比15,即每個學生有15個崗位選擇。

“保障學生的高質量就業需要各方面同時發力。首先,學校人才培養每個環節貼近地區產業需求。畢業生99%都在廣東就業,珠三角地區就業市場容量較大,我們的學生所學內容與產業需求結合緊密,上手比較快。第二,學校不斷擴充就業崗位來源,有些來源於校企長期合作,部分企業會定期定點到學校招聘。第三就是政府強力支援。政府今年對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出臺了穩就業政策‘組合拳’。”王暉說。

為了將自主創新內化於學校育人全流程,最近,深信院對人才培養模式又動了一輪“大手術”,要求專業學院隨著產業發展動向動態最佳化培養方案,以年度為單位進行調整;相應地,課程內容要以學期為單位調整升級。此外,實驗平臺和實踐專案進一步對標行業尖端技術,力爭讓學生“不出校門,便知行業大勢”。據介紹,工業軟體人才培養基地等一系列著眼於自主創新的教學基地,也已開工建設。

半月談記者:白瑜 李思佳

責編:郭豔慧 / 校對:秦黛新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