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失眠困擾近半成人,女性更應注意!《柳葉刀》重磅:首選療法無需吃藥!

編者按:

睡眠佔據了我們每個人近1/3的生命

。睡眠障礙反映了多種不同性質的疾病,也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

近日,《柳葉刀》重磅上線睡眠系列論文,強調睡眠障礙普遍且影響深遠,是一個未被充分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

這些文章系統闡述了睡眠障礙所涵蓋的多種健康問題及其診療選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醫學新視點”將對此進行系列報道。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睡眠障礙,

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失眠(<3個月)、間歇性失眠、慢性失眠(>3個月)。

據研究調查顯示,

約有19%~50%的成人存在失眠症狀,其中慢性失眠患者約佔其中一半。

當前這篇《柳葉刀》(

THE LANCET

)發表的深度文章,詳細闡述了失眠的風險因素、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手段。論文強調,

在尚不確定失眠潛在原因的情況下,臨床上推薦的失眠一線治療方案為失

眠的認知行為

治療(CBTI),

與藥物干預相比,CBTI在治療中止後仍然表現出持久的長期效應。

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哪種藥物治療具有最佳療效、風險-獲益比,目前全球專家尚未達成共識。

失眠困擾近半成人,女性更應注意!《柳葉刀》重磅:首選療法無需吃藥!

截圖來源:

THE LANCET

論文指出,

失眠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較高;健康狀況不佳;缺乏社會聯絡(如單身、感到孤獨)。

此外,

女性失眠發病率約為男性的1。3至1。7倍,

隨著激素水平(如月經前;妊娠期間、妊娠後;絕經後)的變化,女性失眠發生率不僅可能會升高,且失眠相關症狀也有可能加重。

失眠存在易感因素(如遺傳或性格原因)、誘發因素(如壓力等應激事件)以及維持因素。

其中易感因素加上誘發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導致人們發生急性失眠(通常為一過性)。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需重點預防急性失眠轉為慢性失眠,而維持因素則是該轉化中的重要幫兇。

論文強調,

非適應性習慣,如睡前飲酒、不規律的作息習慣、長時間躺床上做睡覺以外的事情(如玩手機)等,都可能是失眠從急性轉為慢性的維持因素。

臨床症狀方面:一方面,失眠可能是多種常見睡眠障礙的表現症狀;另外一方面,失眠也可能是精神或身體健康症狀(如焦慮、抑鬱、疼痛)的併發疾病。

目前針對失眠患者的干預和治療措施主要有睡眠衛生干預、認知行為治療(CBTI)以及藥物治療。

睡眠衛生干預

睡眠衛生是指

最佳化患者的睡眠行為和睡眠環境,

論文給出具體的建議包括:

飲食方面

避免白天較晚的時候攝入咖啡因、避免睡前飲酒;

行為方面:

避免日間小睡、參與運動(但應避免白天較晚的時候運動)、制定穩定的睡眠時間表、僅在睡眠和性生活時使用臥室。

論文強調,單純的睡眠衛生干預獲益有限,且療效不及CBTI。

失眠困擾近半成人,女性更應注意!《柳葉刀》重磅:首選療法無需吃藥!

圖片來源:

123RF

認知行為治療(CBTI)

論文強調,

CBTI是失眠的一線治療方法,其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治療組成部分,包括:

睡眠教育、認知療法、行為療法(主要為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鬆技術這3種)。

睡眠教育:

睡眠教育涉及睡眠衛生建議、關於正常睡眠的教育,是CBTI的基本組成部分。睡眠教育可以改善患者對於正常睡眠機制的理解,並幫助其明晰影響睡眠的行為因素。不過,睡眠教育若作為獨立的干預措施則效果有限。

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可以幫助失眠患者調整關於睡眠的態度和想法(減少關於睡眠的害怕、恐懼心理等),幫助其重新樹立中性甚至是積極的信念與態度。

行為治療:

包含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鬆技術。睡眠限制指透過減少臥床時間提高患者睡眠效率,並制定穩定的睡眠時間表;刺激控制指減少睡眠前和睡眠期間可能引起睡眠覺醒的刺激;放鬆技術指減少睡前精神活動和導致身體緊張的活動。

相關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證實,

與未接受任何治療或未接受睡眠衛生建議的患者相比,CBTI在改善其夜間睡眠指標方面更具優勢

(無論患者是否伴有精神或生理合併症,且無論患者是否合併有藥物治療)。此外,

CBTI還可緩解慢性失眠障礙人群焦慮、抑鬱症狀。

總體而言,

CBTI對睡眠的主觀指標改善大於客觀指標,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證明,6周的CBTI就可為患者帶來長達24個月的持續睡眠獲益。

藥物治療

論文強調,

催眠類藥物僅能適度改善患者睡眠,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安慰劑效應。

此外,

即使短期使用催眠類藥物也可能會為患者帶來風險,

而這類藥物目前的長期使用風險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不過,目前在失眠治療領域,催眠類藥物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且對於許多失眠患者而言,這類藥物可能是比CBTI可及性更強、更有效

的治療選擇。不僅如此,長期使用藥物治療睡眠的患者也可能並不太願意改變其治療選擇,改用CBTI。

因此,患者是否應進行藥物治療,臨床醫師應在充分考慮治療風險、患者合併症以及其偏好的基礎上,與患者共同決策。

小 結

目前針對失眠的治療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睡眠體驗以及生活質量,並儘可能減少治療帶來的不必要傷害。

若患者存在明顯影響睡眠的基礎性生理或精神症狀,或患者疑似存在其他型別的睡眠障礙性疾病,則應首先對這些疾病/症狀進行診斷,並給予患者適當的治療。

論文指出,目前失眠障礙的主要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和CBTI,而

CBTI基於其療效、安全性以及獲益永續性特徵已經成為失眠的首選治療方法。

此外,藥物治療也被廣泛應用於失眠症狀治療中。

對於慢性失眠障礙患者,臨床醫師應優先考慮給予其CBTI。當CBTI不夠有效或不可及時,臨床醫師應考慮藥物治療,並與患者共同做出藥物使用決策。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佈在即,

歡迎大家

掃碼

參與預測活動,期待你的神預言~

參考資料

[1] Michael L Perlis, et al。 Insomnia。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2)00879-0

免責宣告: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