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蟄伏是成功的人生不可缺少的階段,沒有這一階段,也就沒有驚蟄,沒有騰飛。

十年磨一劍,打破校史,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甚至在中國都算是獨一份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近日,

華中科技大學副研究員郇真

的論文引起熱議,迅速登上知乎熱榜。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更有網友指出,

郇真老師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從孤獨蟄伏到取得重大科研成果,郇真的經歷也激勵無數科研人,厚積薄發,科研除了短平快,也有水到渠成,終得碩果!

01

打破校史!

投中數學頂刊

10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數學中心釋出訊息,祝賀該中心郇真副研究員的文章“Representations of Lie 2-groups and 2-Vector Bundles”被數學頂刊 Acta Mathematica 接收。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從公開資訊得知,

郇真副研究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繼蘇步青院士之後第二位以獨立作者的身份在被數學頂刊 Acta Mathematica 上發文的中國內地學者。

這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建校以來,

首次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在數學頂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文。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郇真

Acta Mathematica作為數學四大頂刊之一有多牛?

Acta Mathematica由瑞典皇家科學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旨在“發表數學各領域最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它是國際公認最權威的數學期刊之一

,與Annals of Mathematics、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以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並稱“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

據瞭解,曾在Acta Mathematica發表過學術論文的中國大陸數學家有蘇步青院士

(1951年)

、北京大學朱小華教授

(2000年,與田剛院士合作)

、南開大學張偉平院士

(2014年,與麻小南教授合作)

、湖南大學黃勇教授

(2016年,與紐約大學E。Lutwak, D。 Yang, 以及Gaoyong Zhang合作)

北京大學田剛院士與首都師大張振雷教授

(2016年

)、首都師範大學方復全院士

(2017年,與國外數學家合作)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金龍副教授

(2018年,與Semyon Dyatlov教授合作)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薛金鑫教授

(2020)

、復旦大學王國禎副教授

(2021年,與 B。 Gheorghe 、徐宙利合作)

等。

也就是說,過去中國大陸地區僅有10篇文章

(由中國研究機構完成)

被錄取,其中有6位作者都當選院士。

由此可見,這篇以獨立作者身份刊登論文的重量。要知道,在Acta Mathematica也是公認發表難度最大的數學期刊之一,要在上面發表一篇論文,難度遠超熟知的Science、Nature和Cell等。

02

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據華中科大數學中心官網顯示,郇真於2006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2009年碩士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2017年博士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也就是說她的讀博經歷長達8年。

據量子位報道,關於此還有一個小插曲,郇真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

(IUB)

時期,就已經處在博士研究階段,只不過研究途中興趣轉向了代數拓撲學,於是就在2010年轉到了UIUC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而在UIUC,她在2016年就已經完成了博士論文的撰寫。但在答辯結束後,在導師建議下為了讓文章更具可讀性和經典性,她對論文進行了一年的修改。郇真的博士論文足足有290頁。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經歷漫長讀博生涯,至今在郇真的個人網站上,其包括博士論文在內,有兩篇期刊論文

(2018年)

和七篇預印本

(2017年-2020年)

據悉,郇真曾在2017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在中山大學短暫待過三年,擔任特聘研究員。後轉赴華中科技大學數學中心工作至今。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從郇真博士畢業後的經歷來看,她畢業後的科研之路甚至可以用“有點坎坷”來形容,在中山大學聘職期間,其僅有一篇Advances in Mathematics,也沒有中基金專案。

但厚積薄發,投稿多年,其終中頂刊!據說該文章幾乎是從博士期間就開始的研究,頗有點“十年磨一劍”的滋味在裡面。

在郇真因頂刊引起注意後,其也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覺得一個數學工作者所面對的世界就像王爾德和安徒生的童話中的一樣:殘忍、世俗、與你毫無共情的現實世界,以及永遠懷揣著童話般夢想的主人公,而因為他們與現實格格不入,因此結局經常是悲劇的。

《海的女兒》中的小美人魚如果按照世俗的思路,不堅持對王子的愛戀,她也許能在上流社會過得很好。

《快樂王子》中的王子和燕子,因為堅持美好的內心,最終被凍死。

《西班牙小公主的生日》裡愛慕小公主的小矮人,意識到自己在美麗的公主眼裡其實是非常醜陋的怪物,她的每次微笑都是嘲笑,而不是喜愛,於是理想破滅,痛苦地死去。

《野天鵝》裡的公主如果不堅持救自己被變成天鵝的哥哥們,不一直編織奇怪的蓖麻衣服,每晚去巫婆聚集的墓地採集蓖麻,也不堅持做一個啞巴,她會一直是一個表現正常的王后,不會被懷疑,被誣陷,甚至能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所幸的是,最終,她在行刑前證明了自己——雖然蓖麻衣服還沒有織完,還差一個王子的胳膊。這就像我們想做的research在終結前

(比如失業前,一無所有之前)

其實並沒有完成,即便我們耗盡一生。

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實並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付出了多少,從他們的角度,我們多多少少是很奇怪的人。

沒有按照主流的想法去走學術之路,而是堅持熱愛,終獲成功!郇真的這番話,也讓無數科研人動容。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她以獨作身份投中數學頂刊,曾因換方向重讀博士7年

蟄伏是成功的人生不可缺少的階段,沒有這一階段,也就沒有驚蟄,沒有騰飛。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能夠沉寂下來,學會忍耐,練就一身基本功。蟄伏一則是為了等待時機;二則蓄積力量。積聚之後,一旦等到時機,就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

唯有如此,才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做原創性的工作,做不一樣的工作,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哪怕曲折艱險,哪怕充滿荊棘。

或許別人讀博是發文章畢業,我們讀博是什麼文章都不發表還比別人花更長的時間“耗”在實驗室。但是,那些能一邊流淚一邊堅持的人,去做值得的事,又何嘗不令人肅然起敬呢?

釋出於: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