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01

在這個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人,包括很多父母,他們的價值觀都受到了錢的影響。

這也讓我想到了,沒錢的一個最悲哀、最現實之處。比如,一片孝心,由於經濟能力的不足而會大打折扣。在親情中,錢可以讓父母看到你的孝順有幾分,否則再有心,也是配不上“孝順”這兩個字的。

為什麼?因為你沒錢將自己的孝心實際表達出來。

在同樣有心的情況下,你也想隔三差五地給父母買衣服、送首飾、購補品,但礙於經濟能力不允許,每次想想只能作罷,然後也只能在電話中關心到父母的生活,叮囑他們多添衣、早休息。

但是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有能力實際表達出自己的孝心,然後在父母的心中,某種天平就已經出現了傾斜。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你有心,但是當你的心,只有你自己清楚的時候,便意味著等於零。從來都只能靠嘴去表達,一顆真心,一顆好心,恐怕也會變成虛偽,甚至於被冤枉成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更現實的還有。

你和孃家住得近,可以七天三趟地跑回去,幫父母洗衣做飯。農忙的時候,也是一連十天半個月的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結果在孃家遇到經濟難處的時候,你的這些孝心表現,總是比不上那個平時沒有電話,沒有關心,卻有能力拿出真金白銀的兄妹。

後來明白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包括親情,不是隻要有心就夠了的,都有看錢說話的時候。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02

在後臺收到過一位女讀者的留言,她講了自己的經歷。

父母重男輕女,這她是知道的,由於從小習慣了這樣的家庭體系,也沒太大的掙扎心。出嫁以後,生活的重心也正常轉移到了自己小家上,但沒忘回去看看,順路就買點禮物,不順路就空手。

她是怎麼想的?就算自己結婚了,那也是自己的家,回自己的家,還需要什麼客套?等父母有需要,自己絕對不會推脫。所以平時,也想著沒必要總買些父母不是太需要的東西。

但是在她連續兩三次都空著手回去的時候,父母跟她的計較,給她上了一課。

“我們生你養你,換來你什麼了?這幾年你給我們買過什麼了?你一來白吃白喝就算了,走了還得想著拿點什麼……”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這些都是父母的原話,說實在的,當時令她很不敢置信,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心裡五味雜陳。失落、失望、冰冷、陌生,來自她最親愛的父母。

其實她並沒有拿走什麼,就是母親平時自己醃曬的一些小菜,裝一小碗。只不過那些小菜,是父母留給弟弟的。所以那次以後,讓她有些找不到了回孃家的路。經過這一次事,讀者就學會了,再回去的時候會拎著很多的禮物,後來父母的態度變了,她的心也就更冷了。

原來真正將子女關在門外的,有時候並不是生活,恰恰是我們最親愛的父母。

也有很多女人,在結婚以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孃家,根本原因就在於,她早已深刻意識到,那個家不再是自己的家。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聽三姐講過,在弟弟娶了媳婦後,她每次回去都是很講究的,必帶許多禮物。因此弟媳對於她的到來,都是非常熱情和期待的,那種感覺時刻提醒著她,還是那個家的一份子。可經歷一些事才明白,那種熱情和篤定,都是錢買來的。

比如隨便說一件事。有次三姐回孃家的時候,由於丈夫還有點事情要處理,大概會晚到兩個小時。

提前準備好的禮物,給大人的,給小孩的,都在丈夫的車裡,三姐是自己且空手先到的。然後她就見識到了弟媳的冷漠,甚至於,連急忙吆喝先進家坐的客氣話都省略了,空氣中充滿了尷尬。

即便到臨近午飯時間,弟媳在房間裡始終沒有出來,直到丈夫忙完到家,再把禮物拎下來,當時三姐就想,你哪怕裝一下也好,但弟媳就是沒有裝,態度馬上就不一樣了。熱情地招呼著午飯,並終於捨得從房間裡拿出一些小零食分發給小孩子,也全然沒有了之前對孩子的吵鬧所掛在臉上的煩躁。

你看,都說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對許多已婚女性來說,其實是真的

03

人跟人不一樣,家庭跟家庭不一樣,父母跟父母,可能也不一樣。談錢是很現實,好像也是對親情的侮辱,然而很多時候,又真能試驗得出很多東西,真實的東西。

如果沒有錢,便鋪不出回孃家的路,那麼這種親情的割斷,何嘗不是人世間的一種殘忍。

是,人都有虛榮心,即便是父母,也非絕對理性的動物,但是在這件事上的過分表現,還是源於一顆自私的心,索取的心。甚至從一開始,就已經把對女兒的生養,當成了一種投資,並期盼著回報。

當然這樣的父母,對女兒也沒有真正的愛,無法真正瞭解、關心、走進女兒的生活。或者真當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便宜不佔白不佔。

之前看過一期街坊,問:你是從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家了?

大部分的回答,都很一致,說在弟弟結婚的那一刻。從此那個家再也沒有了自己的位置,再回去只是親戚。接下來,也都是在以親戚的角色和身份保持著聯絡、來往。

很現實,但生活中還有人的經歷比這現實百倍,你覺得你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但不好意思,需要先“買票”。

如果不是經常回去還拎著廉價的禮物,那麼這扇家的大門,基本上已經關上了一半。這背後,都是貪婪、自私和冷漠在作祟,同時還不忘以“你是女兒”的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