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貴州小夥9歲截肢逆襲成學霸 辭去高薪工作讀博為自己打造智慧電動假肢

近日,在網上的“逆襲變裝”話題中,一位貴州小夥釋出了自己兩張對比照並配文“10年後我去讀博給自己造了一條腿”,獲得了117萬點贊。第一張照片中,他右下肢空缺,第二張照片中的他身穿博士服、手捧畢業證,雙腿站立與常人無異,褲腿下就是他自己研製的智慧電動假肢。10月7日晚,當事人孫小軍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歲因生病截肢後他就明白,讀書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此後,他將所有精力投入學習中,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還拿到獎學金到日本東京大學讀了碩士。在日本裝上假肢後,他發現傳統的假肢就像只有骨頭和關節的腿,缺少了肌肉,沒有動力,他就想著要給自己造一條“帶肌肉”的電動假肢。為此,他辭去高薪的工作,再回東京大學讀博,用6年時間不斷打磨,研製的第八代智慧電動假肢在去年誕生。這幾乎就是他理想中的“腿”,也是他在“逆襲變裝”中曬出的金剛腿。

貴州山村小夥9歲因病截肢 意識到讀書才是唯一出路後從學渣逆襲成學霸

孫小軍曬出自己的照片,原本只是發著玩,蹭一下“逆襲變裝”的熱點,因此獲得百萬點贊還上了熱搜卻是他意料之外的。

孫小軍出生於貴州銅仁的一個小山村,如果沒有9歲的那次截肢經歷,他可能會走父輩的老路,在家務農。但9歲那年,他因為生病右下肢截肢後就明白了,父輩的務農之路,再也不適合他了,讀書是他唯一的出路。

貴州小夥9歲截肢逆襲成學霸 辭去高薪工作讀博為自己打造智慧電動假肢

截肢之後,孫小軍就瞭解到,他可以安裝假肢。但因為當時的他還未成年,如果安裝假肢,隨著身高增長,可能還需要更換,加上家裡經濟並不寬裕,相比幾萬元的假肢,一開始,孫小軍選擇使用的是木柺杖。

“當時我讀三年級,在班裡的成績基本上在倒數三名內,就是個學渣,原來也沒想好好讀書。但截肢之後,對我肯定打擊很大,也不能出去玩了,我只能在家好好學習。當時我也意識到,只有讀書,才能改變我的生活軌跡,家裡人也這麼鼓勵我。當時大概用了一學期,我的成績就到班級前三了。” 從學渣變成了優等生,孫小軍似乎自然而然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截肢之後用在學習上的那股勁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了。

貴州小夥9歲截肢逆襲成學霸 辭去高薪工作讀博為自己打造智慧電動假肢

2006年,孫小軍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學的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利用助學貸款和獎學金,孫小軍上大學的花銷只需要家裡小部分支援,到了大四,他更是獲得了去日本東北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並且每個月有8萬日元的獎學金,這基本上足夠他在日本生活、學習花銷。

裝假肢後發現傳統假肢不完美 辭去高薪工作讀博研製智慧電動假肢

2010年,本科畢業的孫小軍繼續前往日本東京大學讀研,學習機械工程相關的專業。也是在日本讀研的第一年,在當地福利政策的支援下,孫小軍第一次裝上了假肢。直至碩士畢業,他已經用假肢一年多了,正是長時間佩戴假肢讓他親身體驗到傳統假肢給腿部帶來了不適感。“比如上下樓梯,佩戴假肢的腿只能保持直立,然後把一個一個臺階,把假肢拖上去。因為上樓梯過程中,傳統的假肢膝關節彎曲的時候,假肢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膝關節彎曲人可能就會摔倒。這種傳統假肢的膝關節彎曲是不自如的,而且佩戴也不太舒適。”

“我自己就是機械工程師,為什麼不能研製一款更適合自己的電動假肢呢?”當時已經進入索尼從事音響電子產品設計的孫小軍發現了傳統假肢的缺點後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他開始自學機器人技術,想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找機會,為自己打造一條電動假肢。但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他並沒有獲得合適的機會。

後來,孫小軍決定辭去高薪的工作,於2015年重回東京大學讀博,並選擇智慧機械資訊學專業,“類似於機電一體化,還把智慧電動假肢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將機器人概念融入假肢”。孫小軍的這一想法獲得導師的認可,也得到實驗室的支援。

貴州小夥9歲截肢逆襲成學霸 辭去高薪工作讀博為自己打造智慧電動假肢

在讀博期間,孫小軍研製出了第一代智慧電動假肢的概念原型機,經過自己測試、改進,到2018年博士畢業,他的智慧電動假肢已升級至第四代。說起智慧電動假肢與傳統假肢的區別,孫小軍做了個比喻:“傳統的假肢就像是馬車,車輪自己沒有動力前進,需要用馬提供外在動力,我們研製的智慧電動假肢就像汽車,而且不是油車,更像是電動汽車,動力驅動是內建。或者說傳統假肢是隻有骨頭和關節的腿,但沒肌肉,運動就需要肌肉提供動力,智慧電動假肢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給假肢加上肌肉。其實,智慧電動假肢相比傳統假肢更重,但因為有動力支援,走起來是更輕便了。”

為智慧電動假肢賦予個性和時尚 未來還想借助技術幫腿腳不便的人實現自如行走

博士畢業後,孫小軍創業繼續研製智慧電動假肢。電動假肢會不會漏電?會不會人想停下來的時候它自己又動起來?為了打造一條理想中的假肢,孫小軍博士畢業後仍不斷對智慧電動假肢的演算法和硬軟體進行升級,讓電動假肢透過神經末端更智慧地感知人的運動意圖,跟使用者保持協調。“智慧電動假肢就跟汽車一樣,關係人的生命安全,產品肯定是要不斷打磨的。我自己既是使用者,也是研發者,但這個產品除了我自己試用,我們也會找別人試用,收集使用者反饋,再對產品進行改進。”

去年,孫小軍研製的第八代智慧電動假肢誕生,這一款假肢基本上就是他理想中的“腿”,不僅外觀炫酷,也能讓他實現正常行走。“當然,如果劇烈運動的話,其實對假肢的損傷也會比較大。這種智慧電動假肢是為了滿足截肢人群日常行走需求的。”後來,他在短影片平臺曬出從木柺杖到金剛腿“逆襲變裝”的影片中,他所穿的假肢也是第八代,但其實,目前他們最新款的智慧電動假肢是第十代。“其實外觀上幾乎沒差別,但演算法、硬軟體升級了。這也是即將上市的第一款智慧電動假肢,10月15日即將在北京釋出。在價格方面,智慧電動假肢相比普通的假肢會更貴,但跟傳統假肢中的高階產品相比,價格差不多,而功能其實不是同一層面的。”

孫小軍表示,假肢不只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也不只是他行走的工具,他所研製的智慧電動假肢在外形設計上更酷,因為在他眼裡,假肢應該跟眼鏡一樣,是使用者個性化表現的一部分,也可以體現使用者的時尚追求。“智慧電動假肢外觀上有不同的顏色,男性、女性可以有不同的選擇,甚至一個使用者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假肢,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佩戴。”

其實,孫小軍的逆襲用了不止10年,從9歲截肢到2020年穿上自己打造的理想假肢,他用了24年。今年34歲的孫小軍不只是智慧假肢的使用者和研發者,也是一名創業者,他帶領的公司有了更遠的目標:不只是幫助截肢人群實現正常行走,未來,他還想透過人機融合技術研發更多產品,幫助腿腳不便的人群實現自如行走。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戴幼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