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日本核汙水真能“一倒了之”?影響有多大?

據報道,東京電力共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目前9成已裝滿。所有儲水設施的總容量約為137萬噸,預計到2022年秋季達到極限。

對此,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強烈譴責。4月12日,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鈴木一枝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如果日本政府內閣正式做出決定,將目前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超過123萬噸核輻射廢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話,這是無視生態環境的決定。“不僅再次讓福島居民失望,也讓生活在周邊及環太平洋地區的居民暴露在核輻射的風險中。儘管日本有技術、有條件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點以及周邊無人區建設更多長期儲存罐,一定程度上將核輻射擴散的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內。然而,政府內閣卻選擇了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把核汙水傾倒入太平洋。”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鑑於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總量大、氚濃度高等因素,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此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日本政府應考慮進一步的處理措施,包括增加廢水貯罐,避免倉促排放,為處理後廢水排放準備工作預留充足時間。

世界上沒有處理後核廢水排海先例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核反應堆停止運轉距今已有10年時間了。劉新華說,福島核電站放射性廢水主要有三個來源,反應堆原有的冷卻劑、事故後為持續冷卻堆芯而新注入的水、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福島事故後,東京電力公司設定了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其中包括鍶銫吸附裝置、反滲透膜除鹽裝置以及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等,用來去除事故放射性廢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並設定了大量貯罐,用來貯存經處理淨化後的廢水。”劉新華說,日本政府擬決定向海洋排放的福島核電站廢水,是經處理後的廢水。但這些廢水中依然含有氚、鍶、銫、碘等放射性核素。

劉新華指出,歷史上發生的核事故,如切爾諾貝利和三哩島核事故,都是大氣釋放,沒有發生過類似福島核事故產生大量廢水的核事故,因此,也沒有核事故處理後廢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

“目前,不存在由國際第三方機構對處理後核廢水進行檢驗再排海的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檢驗程式和標準。”劉新華說。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廢水排海處置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

據報道,放射性核素不可能在短期內衰變完,在貯罐中貯存並非是解決核廢水問題的合適出路,福島核電站貯存的百萬立方米處理後廢水是重大安全風險源,存在地震、海嘯等因素可能導致的巨大風險。因此,日本政府越來越迫切想解決處理後廢水的處置問題。

其實,廢水除排入太平洋外,還有其他辦法。自2013年以來,日本政府對地層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釋放、氫氣釋放和地下掩埋五種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進行評估,考察了每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限制,包括持續時間、費用、規模、二次廢物、工作人員所受輻射照射等。2020年2月,ALPS淨化水處理小組委員會發布的日本福島核事故處理後廢水處置方案評估報告結論認為,排入海洋與蒸汽釋放都是可行的方案,其中排入海洋操作更為便捷,其他處置方案從經濟性、技術成熟性或時間方面考慮較差。

“核事故處理後廢水的處置沒有先例,處置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劉新華說,廢水排放對海洋環境影響程度取決於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種類、濃度、總量,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與沉積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環境關鍵要素相互作用等情況。但福島大量廢水向太平洋排放後,必將導致放射性核素在排放點附近海域的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中富集,部分核素將隨洋流等向其他海域遷移、擴散。日本是我國的近鄰,不論日本排放廢水是採取近岸排放還是遠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將隨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擴散,我國管轄海域不可避免會受到放射性物質的跨界汙染影響。

劉新華建議,日本政府應採用去汙因子高的廢水處理技術和裝置,對超標核素進一步淨化處理,儘可能降低處理後廢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氚的處理技術,並及時公開研究進展和成果,如有可行技術應立即用於廢水中氚的處理。

史無先例!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影響將有多大?

福島去汙進展緩慢,應以冷氣替代現行的水冷卻

2011年3月14日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後,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的核輻射調查團隊是最早到達福島的環境組織之一,並在過去10年間持續進行32次調查。2021年3月4日,綠色和平釋出的《福島2011-2020十年核輻射調查》報告表明,儘管日本政府設立了840平方公里的“特別去汙區”,並在區域內展開除汙工作,但目前仍有85%的面積存在放射性汙染;同時,沒有具體時間表顯示核輻射水平能夠達到日本政府提出的0。23μSv/h(微西弗/小時),未來部分居民仍將長期生活在核輻射超出建議安全值的1mSv/y(毫西弗/年)的濃度之中。

綠色和平釋出的另一份報告《福島第一核電站退役方案評估》分析認為,現行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報廢計劃在30至40年間難以達成。而且大量核燃料殘渣以及核電站冷卻汙水仍被臨時儲存,缺少可行的計劃將其進行清理與回收。綠色和平建議,為避免持續增加核輻射汙染廢水,冷卻核燃料棒碎片時應該以冷氣替代現行的水冷卻。面對地下水持續滲入的問題,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址應該建造護城河阻絕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