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沒有永恆的敵人,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本傑明·迪斯雷利

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問題上,本傑明·迪斯雷利有著極為深刻的見解。縱觀目前的世界風雲與歷史,其實他所說的話最為準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預測見自己的未來,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根本不存在著所謂的友誼,一切都是因利益而生,又因為利益而滅。

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那便是朋友與自己國家利益相悖的,那便是敵人,這樣一個邏輯正是目前世界各國關係的真實寫照,這樣說雖然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相比之於一腔熱血而言,將國家利益至上,顯然更有利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與生存。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在整個歐亞大陸之中,統一的中華王朝,總是以一種極端開放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吸引當時的一些周邊小國,前來模仿和學習,所謂的儒家文化圈便正是這一現象的成果。那些學習了中國文化思想的國家也變,就此在他們的歷史之中融入了一絲中華民族的血液。

可惜的是進入了現代以後,由於東西方文化之間巨大的差異在二戰之後有不少的亞洲國家開始了他們的去中國化程序。所謂的“去中國化”,其實也就是消除歷史上儒家文化對於這些國家所施加的影響,其實這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情,歷史早已發生,而且在當時他們也透過學習中華文明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只是他們卻想要否認自己的歷史,這難道還不夠荒謬嗎?

在所有這些國家當中,韓國便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中國對韓國施加的影響之大無以復加,在韓國,進入現代以後,便一直想著從中國的影響之下掙脫出來,為此韓國還不惜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甚至從其行動上來看,頗有一些不計代價也要去中國化的意味。

那麼,中國與韓國在歷史上是怎樣一種關係呢?以至於讓韓國去中國化如此的不遺餘力?

實際上,在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韓國的祖國,韓國一直處於一種被支配的國際地位,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韓國一直想要去中國化的原因。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一、作為藩屬國的韓國

前面說到,在中國處於強盛的大一統王朝時期,周邊國家一般都會前往中國,學習中國的先進知識文化。這便是所謂的萬邦來朝,這種既有民間學習意味,又有官方外交性質的活動,一直以來都被中原王朝視作是一種榮耀。

最早在西漢初年的時候,漢武帝便就依靠當時文景之治積攢下來的強大國力,依靠強悍的武力征服了當時的朝鮮半島,為了加強對於這些新開闢領土的管理,漢武帝在朝鮮半島之上設定了4個郡,並親自指派管理這些地方的土地和百姓。

這種直接的管理可以看來在西漢漢武帝的眼中,朝鮮半島已經是大漢的領土,不過讓人感到惋惜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而朝鮮半島距離中原王朝又太過於偏遠,因而便在此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直處於一種較為孤立的狀態。

隨著歷史的發展,新建立起來的李唐王朝,再次一統了中原大地。李唐王朝較之於漢朝,擁有著更加強盛的國力,唐王朝再一次出兵,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平定了當時的朝鮮半島,並在朝鮮半島的領土之上,設定了都護府進行管理。從唐朝的這一舉動當中可以看出,對於唐王朝而言,朝鮮半島同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不是一種藩屬國的存在。

不過,盛唐在安史之亂以後急轉直下,國勢日漸衰退,直到朱溫篡唐以後,中華大地上,仍然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一統王朝。宋朝雖然也有近300年的歷史,但是闇弱的宋王朝一直沒能平定北方,更不要談遠在東北地區的朝鮮半島。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元代蒙古人的鐵騎,再一次擊敗了當時朝鮮半島上的居民。當時統治朝鮮的崔氏政權,在蒙古人的進攻之下宣告滅亡。隨著元朝的建立,朝鮮半島成為了中國的一個內屬國,也就是說,完全處於元朝的控制之下,沒有任何的獨立性。在這之後元朝又將其改為徵東行省,也就是說,元朝將朝鮮地區變成了其領土的一部分。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60餘年,而後邊又重新進入到了歷史輪迴之中,朱元璋的明朝建立以後,在當時的高麗有一位手握重兵的將領李春貴,他透過黃袍加身的戲碼,在朝鮮自立為王。

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以後,對於遠在東北的朝鮮,並不是十分的感興趣。畢竟當時的元朝才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而在多年的征戰之後,朱元璋急需給百姓們一個平穩生活的時期。於是便承認朝鮮的國名,朝鮮這才能夠定都漢城。

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朝鮮成為了中國的藩屬。而後清朝建立,清朝繼承了明朝的這一政治安排,一直到清朝滅亡之前,朝鮮一直都以中國的藩屬國的身份,存在於世界之中。

綜上所述,簡短的歷史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朝鮮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依附於中原王朝而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當中中原文化傳播到了朝鮮半島之上,並對那裡生活的人民產生了極為久遠和深刻的影響。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那麼,與中華文明有著極強的聯絡的朝鮮半島,又為何積極的推動去中國化呢?

其實,這一方面與朝鮮在近代的歷史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目前韓國國家利益的體現。

二、朝鮮半島在近代的命運

中日甲午海戰之後,當時的清政府戰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臭名昭著的《馬關條約》,日本人正式透過這一條約,從中國清政府的手中強行奪走了朝鮮的控制權,在拿到朝鮮的控制權以後,日本便對朝鮮進行了名正言順的殖民統治,這段時間竟能長達36年之久。

甲午中日海戰之後,清朝戰敗,朝鮮失去了清朝的保護,日本野心勃勃地展開了一系列吞併朝鮮的行動,逼迫當時的韓國簽訂了所謂的《日韓合併條約》,直接將韓國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在有了政黨的名義之後,日本並開始了對於朝鮮半島的殖民以及對於朝鮮人的奴化活動。

在二戰結束以後,朝鮮又重新迴歸到了獨立狀態,此時的朝鮮既不受日本的影響,也不受中國的干預,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存在。不過讓人惋惜的是獨立以後的朝鮮,為了其國家利益,竟然大肆宣揚去中國化。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韓國對於中華文明一直有著一種較為矛盾的心理,這主要是來源於他們來自內心深處的自卑,他們想要向全世界昭示其獨立的地位,然而不論是中華文明的影響,還是之後日本的殖民統治,都給韓國留下了極為深刻的痕跡。

在獨立的思想影響之下,韓國人民於是便想要徹徹底底的清除來自中國的影響,因為只有去除這些遺留下來的痕跡,他們才能夠以一種更加自信的姿態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之上,當然這在我們看來頗有一絲自欺欺人的味道,但這並沒有阻礙韓國的那些政客,拼命地推行去中國化。

首先,他們便去除了中國文字而發明了現在看見的朝鮮文字,而且他們還將其首都漢城的名字改名為首爾,因為漢城的“漢”字頗有一絲中華文化的韻味。更有甚者,他們還把其國家的中文名字從韓國改為了考瑞亞,可以說韓國在去中國化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讓人感到十分的驚奇。

小結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韓國雖然一直想要去中國化,但是數千年以來的文化影響,已經深入了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並不是一些改國名之類的幼稚行為所能夠消除掉的。

為了和中國分清關係,改了首都名、廢除了漢字,如今還想要改國名

而且,這也對朝鮮的歷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一個沒有自己歷史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否認歷史便就是否認其發展的現在,韓國的行為讓人感覺到可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