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何做到不被習氣、對境所轉

修行過程中,往往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因緣也並不總像期望的那樣圓滿,如果總是順著自己的習氣,恐怕嗔惱的時候會很多,我們可有足夠的福德善根供摧毀?

——《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如何做到不被習氣、對境所轉

文:慧燈

本來魚在湖裡自由自在的,但因貪吃而被漁夫拋下的誘餌鉤住,之後被放入魚筐裡拿回家,在鍋裡烹煮。

魚的境遇也給我們帶來啟發。魚對應內心有貪嗔等各種煩惱的凡夫;漁夫的誘餌對應敵人的安樂或痛苦。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才想破壞敵人的安樂、隨喜敵人的痛苦,甚至順水推舟地讓其倍加痛苦。凡夫以種種煩惱造下惡業(對應魚上鉤),受惡業的牽引在地獄中感受皮開肉綻、剖膛破腹的巨大痛苦(對應魚在鍋裡被烹飪)。

此外,魚的一生不會只遇到一個誘餌,所以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因為貪吃而中了漁夫的誘惑。同樣,修行人一生不可能只遇到一兩個起嗔恨心的因緣,需要警惕不要被習氣和對境所轉。

而如何做到不被習氣、對境所轉?

第一,時刻警惕我執和煩惱。《寂靜之道》中說:“什麼都可以是執著。這就使出離成為一件不得不心無旁騖、精進不懈去做的事,因為事事處處、時時刻刻都是陷阱。”

第二,別總是順著自己。我們在修行之路上沒有任性的權利,想要解脫就必須逆風而行(逆著習氣去做事)。因此,我們需要有足夠的開放能力和耐力,才有可能逼著自己逆輪迴習氣而修持安忍、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第三,保持清醒。

何為清醒?《寂靜之道》中說:“遇到情況不立即被情緒淹沒,而是看看自己的反應,這就是改變。”“保持清醒與覺察是一件相當辛苦的事,因為它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評判、不希冀、不迴避。”

第四,嚴持淨戒。

最後,如果無法自主,那就要像上師教導我們的那樣,起碼要守持好清淨的戒律:“持戒的目的是去除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即是生死、輪迴,除了習氣便了卻生死、出離輪迴。不持戒,這滿身的習氣如何除?”

總之,要想斷除嗔心的習氣,首先要像魚畏懼烹殺之苦那樣畏懼地獄之苦;再者,修行人要保持警惕,對守持清淨戒律、逆習氣而行時刻保持清醒,並把這些修法點點滴滴、綿綿密密地運用於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