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開學的日子歡樂多,這條新聞成功地把我逗樂了:

9月1日,四川德陽。3歲萌娃第一天上幼兒園,看到爸爸來接放學,因太想爸爸抱著瞬間崩潰大哭,爸爸也哭成淚人。孩子媽媽曹女士稱:當時和爸爸去接孩子,孩子在幼兒園一天沒看到爸爸媽媽,情緒“爆發”了。孩子第一次離開身邊,當時自己和老公也都哭了。

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疼,作為家長的“過來人”,心態大概都如此吧:看著這一家三口,感覺可樂;想想自己當年,也覺得樂!

都是這麼過來的,正常。誰還沒有個第一次啊。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但我還是很嚴肅地點評了幾句:

“這可不太好,家長的分離焦慮似乎比孩子更嚴重,至少一樣嚴重。畢竟是成年人,儘量克服一下。你哭了,孩子看見你哭,就產生了認同感,認為自己哭得對、幼兒園是地獄,明天還怎麼去?”

都是人間悲喜劇,大家看了,樂一樂,也就過去了,沒必要上綱上線。

但如果——我是說如果——沉浸在這種情緒裡跳不出來,對孩子產生較大影響,就不好了。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事實上,此事對孩子的影響,可能遠遠大於對家長的影響。

家長無所謂,皮糙肉厚,別說哭幾次,打一頓也沒事。

孩子不行。所以我說“家長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半開玩笑半當真。很多時候,你要演好家長的角色,孩子才能受益,才會成長得更好。

比如,你在單位不順心,灰頭土臉,垂頭喪氣,回到家,在開門之前,請你先立定站好,抬頭挺胸背打直,嘴角上翹20度,把“微笑”給老子演出來!

你內心很灰暗,是的。但在孩子面前,就是演,也要陽光!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這抱頭痛哭的一家子,不得不說,演砸了。

孩子一旦對你的哭聲產生認同感,很容易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感:瞧瞧,爹媽都被幼兒園嚇哭了!

如果你笑著對待他的哭聲呢?結果完全不同。

你的笑是告訴他,很多“災難”,可以用微笑去面對,而不是哭聲。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國外有一位老人,就是用微笑和鼓勵,成功應對了孩子的一次災難。

那時候,孩子大概六七歲,剛開始學游泳,但還沒學會,自己在淺水區玩。媽媽恰好出去買點東西,姥爺在泳池旁邊的椅子上休息。

在淺水區,他自己可以半浮半潛,和玩水一個性質。不知不覺,就到了水較深的地方。

岸邊的姥爺忽然發現不對勁兒,孩子的頭忽然沉了下去,又努力往上掙扎。

溺水!姥爺很有經驗,他知道,真正的溺水,往往毫無徵兆。

他立馬跳進水裡,把孩子抱了出來。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從被水吞沒的恐懼中被人救起,整個人彷彿被恐懼吞沒,表情凝固——很顯然,馬上就要放聲大哭。

姥爺知道,一旦這件事情,在孩子心中形成恐懼的強烈印象,他可能從此再也不敢下水了。

在外孫即將痛哭的一刻,姥爺竟然快樂地笑了起來:“哇哦,太棒了寶貝,你終於學會游泳了!”

外孫困惑地看著姥爺,暫時沒有哭,他想了想,好像也是啊,自己先沉下去,可是自己又浮起來了……

雖然想哭,但他最終忍住,接受了姥爺的祝賀。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姥爺為什麼說瞎話呢?嚴格來講,這不算瞎話,因為幾乎每個人第一次成功游泳,都有點溺水的感覺,姥爺這麼說,不算太誇張。

更重要的在於,這種做法,避免了孩子對水的恐懼感。

家長需要一點這樣的能力,扮演好自己,扮演好家長。

當然,這不是要你變虛偽,更不是讓生活變成表演,而是你要用你的身軀,給孩子擋住風雨,給他一個溫暖的樣子。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很難吧?沒事,習慣就好了。

裝得陽光一點,自己會真的陽光起來。

比如,回家之後,你假裝忘掉工作的煩惱,沉浸在父子(母子)世界之中,工作的煩惱,你真的就忘了。

笑著面對孩子哭,是家長的必修課!

高金國,網名高了高。

小學畢業證得主,

出了26本書。

以“有趣”為第一要務,

專注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