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釋放體育無可替代的教育價值

中小學開學近一個月,“雙減”政策的推進不僅減輕了學生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也對中小學的體育教學產生了影響。

過去,體育課在一些中小學不太受重視,有師資、場地、器材不足等客觀因素,但更多的是觀念上的限制。有的學校體育課是“一堂課,一個球,學生老師都自由”;有的老師看重語、數、外等文化課高於體育;有的家長認為體育就是老師帶著孩子玩,浪費時間。其實,在中小學教育中,體育課不僅是學生良好品德養成的重要學科,也是培養運動習慣、體育精神和體育品格的主要學科。

透過體育運動,在競爭中激發人體的最大運動潛能,適當突破自身的運動極限,可以鍛鍊學生的品格。在中小學,體育的實質是透過“體”而“育”。體育教學過程,是培養運動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尊重他人、集體主義、拼搏進取等美好精神品質的過程。

體育還能改變學生的身心狀態。有的學生體質較弱,常常感冒發燒,但經過體育教師的培育,愛上了運動,身體素質逐漸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精神面貌、性格、價值觀也發生了積極變化。

“雙減”政策落地後,體育出現了可喜的轉變,但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學校因體育課時增加而出現的體育教師壓力增大等現實問題。當體育教學迎來真正的時間和空間,學校還有更多的可為之處。

學校要因地制宜持續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現在已經有很多學校做出體育教學的創新探索,如嘗試“零點體育”、開設體育興趣選修課,甚至有的學校運用資訊科技和大資料分析監測學生體質情況開出“運動處方”。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探索,值得學習借鑑。但具體到每所學校,擁有的現實條件各不相同。有的學校場地開闊但師資不足,有的學校校園面積侷促但可挖掘潛力大。學校應基於現有條件調動資源,根據學生身心特點設計體育教學。

學校要在體育中滲透德育。傳統的學校品德教育,如班會等往往形式單一、說教過多,學生不易接受,效果不佳。而一堂好的體育課,是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心理品質、道德風尚等綜合教育的過程。學校要有意識地讓品德教育在體育課上自然生髮,讓學生在運動體驗和團隊參與中親身感受。例如,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養成堅韌拼搏、自尊自信、積極進取的品質,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合作互助、相互尊重、承擔責任,在比賽訓練中養成遵規守紀、誠信自律的意識並樹立正確的勝負觀等。

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要激發體育教師的從教熱情。前段時間,上海某小學學生家長曬出的聊天記錄讓人印象深刻:“家長會上,體育老師開口第一句就是‘我從教20年,第一次有機會參加家長會’。”另據媒體報道,因中小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導致體育老師壓力倍增甚至不夠用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在新的教育生態下應該得到改變。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也要側重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幫助體育老師開啟視野、提升教學能力,在職稱競聘上擁有與其他學科同等的機會,讓體育老師在忙起來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