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橫空出世

杭州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之人

房產交易“去中介化”首場戰役正式打響

房產中介公司,依靠平臺進行資訊壟斷建堡壘的時代終結了!

8月19日,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監管平臺正式上線“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

,記住新上線的是“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而非二手房交易監管平臺。因為該平臺早在2016年11月就已推出,起初更多是為了健全二手房備案體系罷了。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此次“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的上線,是繼今年2月份開始,深圳、成都、寧波、無錫、上海等十餘個城市出臺“二手房成交指導價”以來,高層再一次將調控之手伸向存量房市場的動作。打破了過去只能依賴中介進行二手房交易的壁壘,改善了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與中介機構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弊端。

該平臺主要兩大功能:

(1)杜絕了假房源現象

,滿足條件進行登記的房子,平臺會生成唯一的核驗編碼,購房者不必再耗費多餘精力,去辨別房源的真偽以及合法性。

(2)買賣雙方可以擺脫房產中介

,透過平臺直接跟賣方取得聯絡,約看房,談房價,也避免了個人資訊外洩,和房產中介的電話轟炸。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且不論該平臺最終能否全面鋪開,被廣為推廣,但是該平臺上線的訊息,一經放出,社會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叫好。

有的認為,這才是政府早該出手的“為人民服務”之舉,建議全國範圍推行;有的認為,中介暴利的時代該終結了,一套千萬住宅,兩頭收傭就要將近30萬,讓購房負擔愈發沉重,中介本身不佔資金、不擔風險,不應該按房價的百分比進行收費;還有的認為,少了中介公司過程中推波助瀾的作用,房價才能真正迴歸理性狀態。

百姓呼聲不得不顧,房產中介公司,之所以常被冠以“黑中介”之名,這與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入行門檻過低,開店成本太低不無關聯。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中介費過高了,讓本就痛恨高房價的老百姓雪上加霜,怎能不痛恨你呢?

我們承認部分頭部中介公司,人員管控,制度建設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但卻不排除某些個人行為的產生,畢竟來錢太快。包括其它小中介公司由於混亂的管理制度,更易出現欺瞞客戶,賺取差價的行為。

從顧客視角來看就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甚至為了規避房產中介,寧願選擇新房也不願觸碰二手房。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可話又說回來

“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是否真能達到人們所預期的效果呢?是否能夠真正地實現去中介化的目的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這僅僅還只是第一步,房產畢竟是數以百萬計的大宗交易,僅僅依託平臺提供一個透明的資訊是不夠的。因為這裡面還會涉及到,前端(房屋美化、圖片VR拍攝、資訊曝光度)、中端(匹配帶看房源、購房問題解答、幫談價格)、後端(抵押還款、貸款審批、交接過戶)等。

中介服務鏈條長達十幾條,如今平臺最多也只能介入一兩項而已,前面提到的前中後端的相關手續流程,還只是在比較順利的狀態下展開,一旦碰上了棘手的難題或者糾紛案件,又該由誰來解決?有了中介,至少會有專業的第三方參與解決問題,總不能讓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去幫忙調解吧,場面真不敢想象。

而事實情況確實也是如此,根據杭州房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二手房交易平臺成立以來,真正有透過平臺成交的案例屈指可數,頂多也就是熟人或者親戚之間藉助平臺完成一些簡單的過戶手續罷了。除此之外,能在平臺成交的,估計也都是那些被中介人員培養成熟的客戶,事後針對性的上線尋找房源,而這本質上跟跳單沒啥兩樣,對中介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平臺之路還長著呢。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因此有人擔心,

該平臺作為一個非市場化的交易平臺,缺乏足夠的專項資金去管理維護這一塊

,無法提供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所產生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買賣雙方,對於未來報稅金額的擔憂,又是否會受到二手房指導價限制等等的顧慮,同樣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最終或許還是要回歸到中介平臺。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我相信該平臺從2016年上線至今已有5年時間,如果沒經過深思熟慮,也不可能貿然推出“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只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該來的總會來,不要低估了領導人的智慧。

房產中介大整頓這條路必然會走下去,且已經在路上,只因為“房住不炒”。

未來圍繞著“房住不炒”,不再是過去簡單的“限價”或者“限售”就夠了,因為此種方式更多隻是抑制需求端,以及一定程度上對投機人群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需求早晚都有潰堤的時候。

所以近兩年來的調控思路其實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在保持原有“三限”不變的前提下,還同時著手從開發商、金融系統、二手房、學區房、房產中介等多方位進行把控。只有從非法炒作的各個源頭抓起,才能真正的去除非理性的購房需求,剔除不良的泡沫成分,未來相關的調控手段估計還會越來越多。

好訊息!買房“去中介化”,這個城市做到了

房產中介不會消失,但會進入徹底的洗牌階段,“二八定律”將會重新上演。

20%規範化規模化的房產中介會留存,80%的中小型房產中介公司會消失;20%的中介人員可以憑藉本事留下來,而80%的中介人員將會在這場選拔賽中主動淘汰自己,無底薪模式的鋪開,本就是一場無情的大裁員遊戲。

讓中介消失不是平臺上線的最終目的,因為專業事還是得專業人來做。只是中介行業經過整頓,未來“專業”二字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高。好比未持有經紀人資格證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甚至會建立經紀人信用檔案,一旦違規超過規定次數將會限定不得繼續從事房產行業;中介人員的緊箍圈會一環套一環。

另外,預計中介費按成交價比例收取的時代或許很快就要結束了,迴歸服務本質,按流程明碼標價或許成為新趨勢。只有如此,購房者才有可能選擇迴歸到中介服務上來,監管的本意不在於取代,而是在於監管二字,促使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