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貓和老鼠》是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美國動畫片之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引進國內後,該動畫就頻繁重播、備受歡迎。

很多觀眾不知道的是,這部經典動畫最早以一支9分鐘的短片上映院線,譯為《甜蜜的家》。自此,這個全球熱門大IP開始廣泛創作與傳播。以至於從1941年到1953年,《貓和老鼠》拿過12次奧斯卡短片提名,並7次獲獎。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貓和老鼠》成為觀眾心目中最深刻的童年記憶的關鍵,除了呆萌可愛的擬人化角色、美式幽默的劇情,最主要的便是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設計。所以如此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動畫才能夠做到經久不衰。

但直到2021年,華納公司受迪士尼真人動畫電影的影響,也開始坐不住進行CG動畫創作。於是,《貓和老鼠》真人版進入院線與觀眾見面。

這一面,不禁讓觀眾感嘆“再見了,我的童年”。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如果沒看電影的觀眾看到簡介,認為這還是一部湯姆與人類共同捕捉傑瑞的爆笑喜劇,那麼就大錯特錯了。

不要以為電影叫做《貓和老鼠》,故事情節就會從這對冤家身上進行講述,因為整個故事都圍繞著“超殺女” 凱拉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展開。

那麼,貓和老鼠在電影中的作用呢?答案是“可有可無”。

電影中的所有戲劇衝突都來源於各種巧合的出現,只是為了在一部貓和老鼠的真人CG動畫中,強行涉及到貓和老鼠。在前半段故事情節中,表面上凱拉聯合湯姆為保證婚禮的正常進行抓捕老鼠。

但在後半段中,實際上不過是一個紐約底層女孩招搖撞騙的老套“美國夢”故事。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影片類似於傑瑞偷戒指、收留湯姆傑瑞留在酒店等等情節,都是為了給兩位“主角”留下足夠的戲份。因為拋開湯姆和傑瑞外,人類的故事線本身也成立,職場矛盾的衝突好像讓觀眾在看《杜拉拉昇職記》。

因為人類才是這部《貓和老鼠》中本身的主角。

這就是在劇作設計中,影片生搬硬套地想要將兩個世界的角色進行融合。但問題是在這個“貓和老鼠”的故事中湯姆傑瑞根本就不是中心角色,它們更像是凱拉為了在工作上站穩腳跟,被迫插入劇情的第三者。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同時,電影在新娘丟失戒指這個事件作為媒介出現以前,擬真化融合的結果導致影片存在非常嚴重的割裂感。

首先,湯姆和傑瑞仍然在他們的“世界秩序”中追捕打鬧,而人類在現實世界中努力生活。以至於貓鼠打鬥波及到人類時,整個畫面則充斥著鬧劇一般違和感,所有角色像是大雜燴一樣完成他們的使命。比如說湯姆撞上了騎腳踏車的女孩、酒杯被傑瑞打碎,就好像導演在告訴觀眾,“看見了嗎,他們生活在一個世界裡,貓和老鼠不是貼紙”。

其次,這種割裂的違和感,不僅來自於人類和動物分別的情節使命,更來自於2D影象的粗糲感。影片所有人類都用真人演員,但所有動物都是2D影象呈現,這也就造成觀眾隨時跳戲的可能,強烈的畫面差異造成了現實故事的脫離。

而更讓觀眾觀感不適的原因,來自於創作者想要抄襲原版的經典默片特點。但是仔細看電影除了湯姆和傑瑞依舊不會講話外,人類、寵物貓、甚至那條大狗都在“口出人言”,如此一來觀眾真的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心中的那個原版卡通動畫。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不同於《獅子王》、《帕丁頓熊》等CG動畫電影,他們在現實主義的背景下追求極度擬真化。

但是《貓和老鼠》根本不能讓觀眾享受夢幻世界中的隨心所欲,給人的感覺就是發行方在製造情懷的同時,利用最粗糙的手段偷懶以求獲取回報。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為什麼原本用在動畫中的套路技巧不適用於CG電影。因為卡通動畫在處理人物對話時不僅要處理人物的面部表情,更要增加配套的附加動作。但由於卡通角色的限制,不能擁有如真人一樣豐富的表情。

所以動畫電影中的動物可以透過各種誇張無厘頭的行為來表示可愛,甚至是缺點都可以用來彌補卡通的侷限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卡通動畫能夠帶給觀眾童心、浪漫、純真的感覺,並且毫無違和感。

而真人版《貓和老鼠》卻試圖再次透過這種手段,將本不屬於同一世界的兩種表現形式融合。無論是大狗饞食的表情、湯姆被砸的姿態、傑瑞被追捕時從樓上摔落打碎大廳玻璃的橋段,導演將這種本應該存在於動畫中的戲謔場面進行跨次元碰撞,過分的雜亂讓《貓和老鼠》的經典搞笑手段不再吸引觀眾了。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當觀眾的思緒被代入真實感後,我們已經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是一個符合現實邏輯的世界,因此將痛苦喜劇化在這裡顯得十分格格不入。

喜劇效果的延時感與誇張姿態更會給人一種摳圖般的廉價感,好像不論是現實觀眾還是電影中的人類,大家都在看一場“非動畫的動畫”鬧劇。

另外,動畫片所呈現的意義雖然不全都是正能量的宣傳,但至少它帶給孩童一個偏向於真善美的世界觀,以保證純真世界的美好。

但是這部《貓和老鼠》卻透過“超殺女”凱拉騙取他人簡歷,試圖代入一個虛假的“越努力越幸運”的職場成長故事。不僅女主沒有因為坑蒙拐騙受到懲罰,也沒有因為工作失誤受到追責,反而最後得到表揚,而利用陰謀報復酒店的主管最後也被洗白。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電影似乎在貓和老鼠的動畫導向上,想要逐步帶離觀眾忘記根本上的劇作漏洞,並且利用動畫的喜劇效果來掩蓋真實世界規律中的“三觀不正”。

過於低幼,甚至低俗的橋段都在警醒著觀眾,真人版電影中的凱拉無法透過“扮演”動畫角色來彌補缺點不足,也無法裝作可愛的樣子欺騙觀眾。

而電影結局所講述的故事實在老套的經不起推敲,第一場婚禮遭遇攪局後,女主凱拉被點醒得到轉變,婚禮新郎也僅僅通過幾句情話與新娘重歸於好,從而一行人共同努力重新補辦了第二場合家歡的婚禮。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

如果將故事放在劇版《貓和老鼠》中,以動物的身份完成故事轉變,即便劇情再低幼、邏輯再生硬,這都無傷大雅。但把相同的標準放在現實邏輯世界裡,這樣的設定就是把觀眾當傻子來看待。

三觀不正、故事低幼、邏輯不通、視效不佳……這部以“貓和老鼠”為賣點的電影,從頭到尾甚至抄都抄不明白劇版的精髓,只能說這部電影想走的捷徑太過於明顯了。

劇版《貓和老鼠》基本上每集都會控制在6-10分鐘,以短小精悍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的觀眾,極致的誇張喜劇也保留了觀眾心中的童真。真人動畫電影想要吸引觀眾,光靠令人眼花繚亂的畫面和原生IP是遠遠不夠的,題材、情節、人物刻畫缺一不可。

最後留給沒看電影的觀眾一句話,如果想要回味曾經的童年時光,那麼果斷放棄真人電影,用這一個半小時去看幾部劇版《貓和老鼠》吧。

貓和老鼠大電影?一場毀童年的鬧劇大雜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