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近日香港影壇繼吳孟達之後,再折損一員綠葉大將廖啟智,作為香港影壇中的配角常青樹廖啟智是一代人關於香港電影不起眼的記憶。在《無間道2》、《殺破狼》、《證人》等經典港片中,廖啟智都有上佳的表現,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為經典配角演員的吳孟達不同,廖啟智在觀眾中的名氣明顯要弱於他在銀幕上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雖然很多人聽到名字並不能知道廖啟智是誰,但是在看到廖啟智的形象時,每個人都能夠找到相應的銀幕記憶。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雖然吳孟達、廖啟智等配角的名氣不大,但是他們在影片中留給觀眾的印象卻非常的深刻,之所以能夠起到這樣的效果,源於這些配角們的專業級演繹。作為港片中的重要參與者,吳孟達、廖啟智等演員嚴格意義上而言他們不算是明星。而他們出現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是為了凸顯出明星們所扮演的人物氣質。

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和好萊塢慣用的明星制商業體系如出一轍,電影投資人為了獲取更高的票房,他們肯定會培育出一眾具有大量粉絲擁簇的電影明星。如香港影壇中的常青樹周潤發,如不老男神劉德華,如影帝專業戶梁朝偉,如喜劇之王周星馳,如功夫巨星成龍、李連杰等。這些人在表面上是香港影壇的靈魂人物,畢竟他們是香港影壇的支柱,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存在,香港電影才有瞭如此輝煌的成就。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但是我們剛才說了,香港電影是一個體系工程,在這個工程裡,金字塔尖的明星是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但是在這些耀眼明星的背後,還有很多幕後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這裡面有我們較為熟悉的導演、攝影師、配角演員等不同種類的工作。這些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讓明星獲取更多的粉絲,但是其終極目的是希望透過明星的影響力,來帶動整個香港電影的發展。這種明星制的電影模式,是電影史上被應用最為廣泛的商業模式。

而香港電影體系又極為特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特別的區位優勢和創作環境,香港電影著實輝煌了一把,在整個華語影壇,香港電影一直是商業型別片的代表。其中尤以邵氏電影最具代表性,後來邵氏電影在鼎盛時期轉戰電視領域,為了實現香港娛樂圈的可持續發展,由邵氏入股的無線電視臺開辦了無線藝員訓練班。像我們今天提到的廖啟智、吳孟達都是這個訓練班中的學員。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當然除了廖啟智、吳孟達外,我們知道更多的無線藝員訓練班的演員還是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等大牌明星。由於早年重視人才的培養,所以香港電影人才輩出,這也使得香港電影在華語其他幾大市場的排擠下,依然可以存活的關鍵。但是在本世紀以來,香港電影的衰落卻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雖然偶有像《無雙》、《追龍》等現象級港片的出現,但是垂暮的香港電影已經再難恢復當年的輝煌。這其中自然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內地電影市場的逐漸開放,使得內地文化不需要再依賴香港對歐美流行文化進行二次加工。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便是內地電影市場和香港電影市場的融合。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由於體量足夠的大,內地電影市場對香港影壇的電影人才形成了虹吸效應,這其中吸引了諸如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等頂級明星前往內地電影市場發展。在大市場環境的驅動下,香港影壇的頂級明星逐漸外流,極大地削弱了香港電影市場的影響力。但是在香港影壇,有相當一部分的電影從業人員是沒有名氣優勢的,所以他們到內地影壇跳槽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而這種形式就造成了香港電影的撕裂,一方面已經成名的港星要到其他市場進行撈金,另一方面留守在香港影壇的電影人在失去了頂級明星的資源後,他們自然在市場競爭中失去了優勢。而這些前往其他市場撈金的港星,又無法再原汁原味地還原香港電影。所以在外部力量的撕裂之下,香港電影不僅失去了方向,而且還失去了凝聚力。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由此香港電影的發展進入了惡性迴圈,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像香港的頂級明星,他們由於影響力較大,所以他們可以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受到認可。只是那些沒有名氣的配角演員,就無法幸運地轉移到其他電影市場發展。這其中就包括廖啟智,而在這樣的境遇之下,自然很少有人再投身到香港影壇去默默奉獻。

在這種惡性迴圈之下,百年港片進入了明顯的衰退期,人才後繼乏人,為香港電影的未來蒙上了厚厚的陰影。而像廖啟智、吳孟達這樣的經典綠葉,更是走一個少一個,並沒有後續的人才補充進來,換句話說,現在的香港電影也已經沒有培養後續人才的氛圍了。要知道在頂級明星中,現年已經50歲的古天樂,已經被視為香港電影年輕一代的旗幟,古天樂再往後最多還有餘文樂和謝霆鋒。但是在余文樂和謝霆鋒之後,香港影壇真的不再有標誌性的明星。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既然金字塔尖的明星都沒有了,那麼後面的配角演員更是沒有了生存空間。而香港的演員很多都是根據香港電影固有的表演系統工作,但是他們的這種技能,在內地影壇無法得到充分的施展。因為電影是一個整體,而如今的香港電影體系,已經有些支離破碎。雖然電影方面還有徐克、王晶,但是他們近年來也鮮少有經典的作品問世。畢竟如今手上可用的資源越來越少了。

而在所有的資源匱乏中,經典的配角演員成為了關鍵,畢竟這些配角演員都是一些老戲骨,他們在銀幕上活躍了幾十年,非常的有經驗。雖然他們的名氣往往沒有大明星們大,但是他們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這樣的老戲骨培養起來卻非常之難,他們一方面要熱愛表演,一方面也要懂得港片的基本要求。在幾個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一個經典的配角演員必須要有幾十年的沉澱。但是如今純粹的香港電影越來越少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何培養出有著港片思維的配角演員呢?而那些大牌明星們現在退休的退休,轉移市場的轉移市場。

廖啟智去世後,我們發現了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

如果說轉移市場的大牌明星們還能用錢挖回來,那麼已經被疾病奪走生命的經典老戲骨們卻一去不回返。可是港片中缺少了他們總會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沒有了這些經典的配角,香港電影也很難回到當初的味道。而隨著吳孟達、廖啟智等一代老戲骨的陸續離去,香港電影註定走到了死衚衕。雖然它的大部分理念已經融入到內地影壇,但是經典的香港電影即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