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贊同簡潔生活,不受嗟來之食

看了90後女孩不消費,月伙食費20元的報導。

省吃儉用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在六七十年代,中國經濟開始復甦,家庭子女也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節約物質的程度“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衣服經歷接近十年的時間,才會轉化為廢棄之物。物質的缺乏,讓那時的人民自然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

經濟的發展與計劃生育的並行。獨生子女開始主導社會地位。多子女的資源開始傾斜於多老人付出於獨生孑女身上。物質文化的提升與社會經濟能力的並行攀比,品牌意識開始透過媒體潛移默化與年輕一代。富裕的生活淡化了勤儉節約的精神,浪費開始出現。

於是一些餐館開始出現光碟行動的提示;一些人士也提出“極簡生活”;在房價,物價逐漸價格膨脹的今天來說,極簡生活確實可減輕自己的生活壓力。

我非常贊同90後的這位女孩過簡潔的生活,簡簡單單,無慾無求,達到真正的道法自然。

可是,我卻又不理解這女孩的做法。她將自己所有的東西丟掉,卻又吃著同事給予的食物。為什麼?丟棄以前的衣物,難道不是浪費嗎;而接受同事的食物,這難道不是“嗟來之食”?

簡潔的生活是讓自己光鮮而不浪費,富裕而不吝嗇。

贊同簡潔生活,不受嗟來之食

當自己選擇自己的一種生活時,首先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有尊嚴的生活,是一種尊重自己的生活姿態。自尊,自愛,自信,自重這些如果陸陸續續的丟棄了,活著的自己又是怎樣的面目呢。

簡潔的生活是一種智慧,它有其獨特的魅力在生活中給予真正懂它的人幸福。而不懂它的人,只會借“簡潔”二字,去其精緻,留其糟粕,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