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下篇,可以單獨閱讀,不影響閱讀體驗。上篇文章: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上)

上一篇文章,我們就埃及在中東戰爭和西奈半島問題上的選擇進行了探討。這篇文章,我們將從一個更為另類、少見的角度,對阿拉伯國家在近現代歷史中的種種表現和選擇進行一個溯源性的解讀。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薩達姆政權和執政科威特的薩巴赫家族都屬於遜尼派政權,而伊朗是什葉派政權的主要代表。兩伊戰爭時,同為遜尼派政權的科威特向薩達姆伊拉克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援,兩肋插刀。但在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科威特兩國卻逐漸反目成仇,最終伊拉克於1991年大舉入侵科威特,著實使人感到有些不解。更令人迷惑的是,伊拉克曾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出兵支援敘利亞,但敘利亞在1991年卻是與美國站在一起,派出一個裝甲師參與解放科威特。

今天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關係,對於一些不太瞭解伊斯蘭-阿拉伯文化史的人來說是令人費解的。因為今天一些阿拉伯國家和其他政治實體之間的關係,似乎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所謂的“教派關係”來劃分。

雖說“天下穆斯林是一家”,但一個什葉派政權同樣能夠和另一個什葉派政權發生利益衝突甚至是流血衝突;一個遜尼派教派也可以與另一個遜尼教派打得面紅耳赤、頭破血流。

穿甲哥在這裡引入一個大部分中國讀者都比較陌生的概念,叫做“釋奴”。希望從伊斯蘭教和伊斯蘭帝國誕生之初之時的釋奴階層入手,透過簡單講述釋奴階層的來源、形成以及對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深遠影響,能讓一些對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史接觸相對不多的朋友從一個不同的維度對今天中東伊斯蘭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伊斯蘭帝國前

西利亞時期(阿拉伯矇昧社會)中的奴隸制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漢志地區是伊斯蘭教和早期伊斯蘭文化的發源地,位於今天沙烏地阿拉伯的西部沿海地區,境內有麥加和麥地那兩座伊斯蘭教聖城。

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發源於公元6-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尤其是西方的漢志地區。由於正好處於北迴歸線上的低緯度地區,且紅海和波斯灣海面狹小閉塞,加之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該地區吹拂的都是乾燥的大陸風,因此整個阿拉伯半島尤其是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發源的漢志地區,終年炎熱乾燥,土地極為貧瘠,當地的聚落無法進行農業種植,僅能發展有限的遊牧業,社會生產力極為落後。

也正是因此,這一地區未能發展出發達的文化、藝術,也未能發展出強有力的封建制政治實體,僅存在原始的奴隸制社會。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默罕默德所在的古萊什族部落,由於漢志地區是亞、非、歐三地貿易線路的重要通道,該部落幾乎全民皆商,但依舊有著極高的文盲率。事實上,“古萊”之名在古萊什語中本就有“錢幣”、“記賬”之意。

許多原始阿拉伯聚落甚至不存在文字這一概念,很多地方傳說全靠吟遊詩人口口相傳。在伊斯蘭教誕生前的“矇昧時期”,阿拉伯人幾乎全是文盲。即便是穆罕默德所在的古萊什族,作為一個靠貿易維生的部落,其中也只有17人具備讀寫技能。

伊斯蘭教誕生前夕 , 阿拉伯半島已存在奴隸制 , 這在《古蘭經》中也有較多的反映。我們可以說: 在阿拉伯半島在矇昧時代和穆罕默德時代,早已經有過蓄奴的歷史。矇昧時代的阿拉伯人,由於生產力的落後和自然環境的貧瘠,常常相互掠奪,掠奪來的一部分人口便會充當蓄奴。一些窮苦人也會將自己的妻兒甚至將自己送到買賣奴隸的市場上去販賣,以求一時的溫飽。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奴隸買賣在阿拉伯半島早已有之。

綜上,矇昧時期的阿拉伯半島上的奴隸制的存在是由具體生產力水平決定的。一方面剝削奴隸適應和推進了私有制的發展;一方面賣身為奴或是賣妻子為奴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底層貧苦遊牧人民的溫飽問題;另一方面看奴隸買賣也客觀上推動了阿拉伯半島地區的商貿發展和部族間以及半島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

但伊斯蘭帝國前阿拉伯矇昧社會中的奴隸制,與後世伊斯蘭帝國期間的釋奴,僅有一定的順承關係,其本質是不同的。

二、釋奴階層的誕生和興起——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區

默罕默德死前,伊斯蘭教仍未踏出阿拉伯半島。但隨著阿拉伯人的不斷擴張,周邊的地區和民族也紛紛皈依伊斯蘭教或是被阿拉伯人的武力所征服。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綠圈中便是阿拉伯帝國擴張的最大範圍,從一開始的漢志地區小聚落逐步擴張為西至西班牙安德魯西亞、東抵喜馬拉雅山脈的大帝國,也算是一段傳奇的擴張史了。

最早被阿拉伯帝國征服的地方有今天的伊拉克、波斯(伊朗)、敘利亞、埃及,以及當時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地區。

而在這些地區聚居的居民,雖然也有從阿拉伯半島遷出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但占人口絕大多數以及絕對社會地位的仍是波斯人、羅馬人、腓尼基人、猶太人、科普特人等原生居民。他們在這些土地上都發展出了各自璀璨的文明,並且先於建立了封建或是封建性質的政權。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與文盲率極高的阿拉伯征服者相比,波斯薩珊王朝有著遠比征服者更為璀璨的文化、更為精湛的製造業水平和更為完備的政治官僚體制。這是公元6世紀薩珊王朝末期製造的銀盤,上面雕刻的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月神馬哈。

尤其是阿拉伯半島北方的波斯,波斯薩珊王朝有著比阿拉伯文明發達得多的文化和科學,且有著相對完備得多的封建體制和國家治理、官僚體系。顯然,相比較以遊牧生活方式為主,生產力和生產方式都相對落後,文化、藝術都相對簡單和匱乏的阿拉伯征服者,大部分被征服民族在“軟實力”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三、阿拉伯征服者對釋奴的態度及政策

隨著伊斯蘭阿拉伯勢力的不斷擴張,奴隸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戰俘,也有許多被征服民族的領導階層。

而正如前文所寫,阿拉伯征服者的科學文化發展,相對於被征服的地區和文明是矇昧、落後乃至原始的。即便是有少數知書達理的阿拉伯征服者,數量也是極為稀少的。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從漢志地區(麥地那)出發,第一站便是北方的波斯薩珊王朝,然後就是鄰近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埃及等地區。

因此,人數和科學文化素養都遠不如被征服者的阿拉伯征服者要統治伊拉克、波斯、敘利亞、埃及等地區,就需要藉助當地原統治階級的力量。例如透過政治聯姻和宗教手段來鞏固統治,亦或是藉助當地原有的官僚政治體制來統治當地居民,以降低當地被統治居民對統治者的排異心理。

換句話說,以少治多,以弱治強,就需要剛柔並濟的統治政策了。

穆斯林每征服一個地方,首先便就有著傳播伊斯蘭教的任務。對於願意奉教的被統治地區居民,阿拉伯征服者則一般會予以保護和認可。倘若被統治地區的居民不願意奉教,則可以選擇繳納丁稅。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古蘭經》中明確描述了異教徒繳納“丁稅”的情況。

丁稅由異教徒的成年男子繳納,可以繳納實物或是金錢。若被征服地區的異教徒按規定繳納丁稅,則可以享受等同於穆斯林的權利,當然也要盡等同於穆斯林的相應的義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帝國各行省的丁稅額度都在逐步增加。

但異教徒若是不繳納丁稅,也不願意奉教,也不服從統治的,那麼穆斯林就要跟他們作戰,並且以戰俘的形式把他們蓄為沒有社會地位的奴隸;在作戰期間,無論是直接亦或是被認定間接參與、協助了戰鬥的,穆斯林都可以將他們殺死。

因此,在水漲船高的丁稅、奉教、與穆斯林血戰到底三者之間,大部分被統治地區的民眾還是會選擇奉教。隨著帝國的快速擴張,就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了一大批原本是波斯人、伊拉克人、敘利亞人等非阿拉伯民族的穆斯林。這些因繳納丁稅或是奉教而重獲自由身份的非阿拉伯人,便被稱為釋奴。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一夫多妻制是阿拉伯國家給我們的一個很主要的固有印象。在阿拉伯帝國初期,伊斯蘭教出於補充兵員、推進民族同化、鞏固統治等目的鼓勵阿拉伯男性多納妻妾、多生後代。

與此同時,伊斯蘭教允許甚至是鼓勵納奴隸為妾。也正因如此,在帝國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政治婚姻,即統治者與被征服地區的原統治階層進行政治聯姻。這一方面鞏固了穆斯林在這些被統治地區的統治,另一方面也是對當地原統治階級做出的一種妥協。

與此同時,由於阿拉伯人實行一夫多妻制,平民百姓納釋奴女子為妾、或是與其他民族上層人士家庭通婚的也不在少數,這就慢慢沖淡了阿拉伯人的血統,乃至是文化。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我們今天見到的絕大部分阿拉伯人,其實早已經不是阿拉伯帝國擴張初期的那些阿拉伯征服者的後代了。頗具諷刺意義的是,他們都是“釋奴”階層的後代,是混合了整個中東地區各種各樣的血統和民族而產生的“泛阿拉伯人”。

據古代阿拉伯文學家才邁赫舍利所著《無辜人的春天》中記載,在哈里發歐麥爾時期,有一次阿拉伯征服者曾俘獲波斯國王葉茲德吉爾德的三個女兒。後來由阿里主持,長女配給歐麥爾的兒子阿布杜拉, 二女配給阿布· 伯克爾之子穆罕默德,三女配給他自己的次子侯賽因。久而久之,這種征服者與釋奴間的政治聯姻不僅會促進血統乃至是民族的融合,更會從很深的層次影響帝國內部各地區間的政局。

而且隨著帝國的不斷擴張(尤其是西擴),僅僅靠最初的數千阿拉伯軍隊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帝國的兵員來源主要便是重獲自由的釋奴。釋奴階層也可以透過加入帝國軍隊來重新獲得社會地位,甚至可以藉由兵權藉此重新走上政治舞臺和統治階級的地位。

伊斯蘭初期,釋奴僅佔軍隊兵員的約五分之一。但到了倭馬亞王朝,釋奴在伊斯蘭帝國軍隊中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在公元687年的一次戰鬥中,阿拉伯帝國軍中釋奴陣亡7000餘人,而阿拉伯人僅有800人死亡。

四、釋奴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圈的同化與影響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倭馬亞帝國時期的阿拉伯軍隊,很明顯地已經融合了波斯帝國、羅馬帝國的風格和裝備。

如上文所言,完成征服後的阿拉伯-伊斯蘭帝國就不再是如默罕默德時代一般民族統一、語言統一、習俗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習俗各異的大熔爐。雖然帝國的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都統一在伊斯蘭教的大旗幟之下,但事實上各地都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本區域原有的習俗和文化,定居在各地的阿拉伯征服者原有的許多習俗和文化傳統反而被各地的原生文化沖淡、甚至是同化了。

倭馬亞王朝(公元661-750年)的軍隊主要由敘利亞人組成,征服西班牙主要由博博爾人組成的軍隊來完成,阿波斯王朝又是依靠土耳其釋奴組成的軍隊鞏固起來的。除此之外,阿拉伯語語法、文學、修辭,以及藝術、法律等諸多文化領域,主要的貢獻者都是原波斯、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的學者,即釋奴階層。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直至今天,即便同樣信仰伊斯蘭教,不同的阿拉伯國家之間仍然可能在文化、習俗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因此在釋奴階層融入伊斯蘭帝國的社會體系後,就不再有被征服者和征服者的區別,也不再有阿拉伯人、波斯人、伊拉克人、敘利亞人之分。而是在阿拉伯-伊斯蘭帝國這個統一的政治實體下,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分化出文化、習俗各不相同的政治實體。反倒是阿拉伯統治者被被統治地區的文化和血統所不斷同化。

換言之,雖然統一在帝國和伊斯蘭教的旗幟之下,但原屬於不同國家、地區的人,仍然擁有著獨立的民族意識和各不相同的利益訴求,這也就為後世伊斯蘭世界的內部分化埋下了種子。

五、管中窺豹——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恩怨情仇

用今天的話說,無論教派如何,不同地區的阿拉伯人實際上都很難達成民族和血統上的認同。當面對外敵(比如以色列),他們尚可統一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一致對外;而面對不同教派內部、國家之間的矛盾時,他們同樣毫不手下留情,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兩伊戰爭之後,科威特是伊拉克的大債主。伊拉克希望同為OPEC成員的科威特適當減產石油從而使得油價上升,進而使伊拉克能儘早透過能源市場恢復經濟,也就能儘快還上欠款。但科威特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減產反而增產,導致石油價格一路下跌,伊拉克的經濟復甦也就雪上加霜。於是被逼急了的伊拉克便最後選擇了大舉入侵科威特,才有了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海灣戰爭。

但其實這兩個國家其實還有一筆陳年舊帳。

阿拉伯為何而戰:從阿拉伯國家視角淺談中東戰爭和中東問題(下)

↑圖:科威特是位於伊拉克東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面積不大但扼守著重要的出海口位置,因此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16世紀起,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島

內志

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薩巴赫家族遷移到科威特,1756年取得統治權,建立了科威特酋長國。也就是說,本來科威特就是從伊拉克獨立出去的,薩巴赫家族在很多伊拉克人看來就是搞“國家分裂”的異類。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薩巴赫家族在取得科威特的統治權之後,很快便倒向了英國殖民者,把佔據關鍵地位的科威特港拱手讓出。本來英國人需要從四面八方慢慢蠶食,才能威脅到位於波斯灣的伊拉克,而薩巴赫家族的這一波操作無異於讓伊拉克門戶洞開、直面強敵。唇亡齒寒,最終科威特和伊拉克都先後淪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把時間撥回到1980年代末,彈丸小國科威特拒絕了伊拉克減產石油的要求後,其執政者薩巴赫家族竟然向薩達姆政府提出了可以透過割地來抵消此前的貸款!結合前面薩巴赫家族鬧獨立、投大英的黑歷史,別說薩達姆政府不能忍,連大部分伊拉克人民都在情感上難以接受。

其實我們縱觀這段故事,無論是在16-18世紀還是在1990年代,無論是伊拉克還是科威特,這對鄰居似乎都從未考慮過對方是自己的“穆斯林兄弟”。一切事務,永遠是利字當頭。而兩個穆斯林國家相互出賣、相互廝殺背後的深層原因之一便是剛剛所分析的釋奴問題,一句話總結便是:汝非我族類,那又與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