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廣告界有句經典的話這樣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浪費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這句話雖然備受爭議但也給廣告人和品牌方做廣告規劃提供了參考意義。

實際上大部分廣告投放不只是浪費了一半,有的甚至全部浪費了。因為大部分人其實都沒有搞清楚到底該如何投放廣告……

無效的廣告其中有一半的責任在於廣告人,有一半的責任在於品牌方。廣告人的專業性是廣告傳播的基礎,品牌方想表達什麼?精確的內容是決定廣告效果的根本,能否長期持續廣告投入又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所以成功的廣告要把握好專業性、內容精確、時間投入這三個變數。

廣告投放要避開以下三個誤區:

誤區一:一次性集中投放

廣告是透過文字、話語、符號、圖形、聲音、畫面傳遞品牌資訊,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過程。廣告是長期的影響和植入,因此廣告效果具有滯後性,很多人投放廣告都想的都是如何製造轟動效應,如何引爆市場,於是就有了一次行集中投放廣告的方式,然而集中投放當時確實有效果,但廣告一停,消費者很快又會把你忘記。

集中投放廣告帶來的效果就像夏季的暴雨,雖然來勢洶湧,河水暴漲,但很快就會退去。長期投放廣告就如涓涓細流,連綿不斷,點滴積累最終匯成大海。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伏特加只用瓶形做廣告

你會發現每年都會出現轟動全網的廣告,但在碎片化的資訊環境中,它們就像放煙花,轟動一時便很快消失,而消費者真正能記得住的還是那些經常重複出現的廣告。因為重複才能加深印象,重複才能被更多的人記住。而做品牌就需要做長期重複才能形成品牌效應,形成品牌文化,積累品牌資產。

消費者的特點是茫然和遺忘,投放一次就再也看不到廣告,時間太久消費者就把你忘了。這就像你曾經的好朋友,長期不聯絡、見面不也慢慢變得陌生了嗎?你的廣告經常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告知消費者你的品牌還在,長期投放廣告能有效建立起,消費者對你品牌的熟悉感和信任度,人們更願意接受自己熟悉的事物。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腦白金只重複一句話

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巧求速,不能等待,看到成果來得還不夠快就會焦慮,焦慮就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今天投放這句廣告語,消費者還沒記住明天就又換成另一句廣告語,這個月試試線上媒體,下個月試試線下媒體,還沒有等到廣告效果出現,大部分人就提前放棄了。

廣告語和廣告媒介頻繁變來變去不能重複累積,所有的投入都前功盡棄,最後還讓媒體背鍋感嘆廣告無效,這樣的案例不勝列舉。

還有人就會去找風口,找捷徑,哪個平臺和渠道火了就跟著往哪兒跑,可是最後吹上天的都是別人。很多事情都是因為不能腳踏實地積累而放棄,最後在一個領域持續聚焦的人反而成為了專家。

誤區二:追求短期的廣告效果

做生意的人經常喜歡談投入產出,這是生意的基礎,但實際情況是有些投資短期內無法看到效果,甚至大部分投資都可能不會有效果,所以往往也容易讓人形成短視。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如果按照投入產出的思維去做事,很多專案和工作根本就不能開展。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創業和風險投資的人都知道風險和機會並存,但他不會因為短期看不到產出而放棄可能成功的機會。

很多人投放廣告的思維是有效果就多投,沒效果就不投,但他不知道不投放廣告根本就沒人會知道你,不知道你又怎麼會購買你呢?

品牌的建立是需要強大的聲量,才能把自己的品牌、產品推銷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投廣告不是費用,而是基於預期的投資,你現在的顧客,是你過去的廣告和口碑疊加累積起來的;現在投放的廣告,也是對潛在客戶的長期投資,也只有透過廣告的宣傳才會觸達更多的顧客。

誤區三:把廣告變成窄告

資訊碎片化,消費者注意力稀缺,出現了網際網路精準投放,把廣告變成了窄告。精準廣告的邏輯是隻把廣告投放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廣告費不就沒有浪費了嗎?短期來看精準投放確實有效果,長期來看只會導致廣告越來越失效。廣告是廣而告之,選擇所謂的精準投放,實際上是把更多的消費者拒之門外。

廣告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建立品牌,品牌透過廣告引發關注,引導需求,進而促進銷售。

投廣告——避開三個誤區

人們所熟知的品牌,比如飲料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及各種食品快消品沒有哪一個是靠精準投放就建立起品牌知名度的。都是日積月累,持續投入才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規模。持續投資一百年,自然就成了百年品牌。

最後:

如果你是品牌方,千萬別把投廣告當成投機,建立品牌是長期投資和積累的過程,不能貪巧求速,那些聲稱能讓你快速見效和能讓你一炮走紅的廣告商大多是個騙子。

如果你是廣告人,請用你的專業技能協助品牌方理清到底要向消費者說什麼?怎麼說?準確傳遞廣告訴求,讓廣告傳播的價值正確發揮。

任何事情都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尤其是做品牌。做品牌,追求的不是即刻的轟動效應,而是循序漸進積累,永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