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清崇德8年,公元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離世。由於事發突然,皇太極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言,特別是關於繼承者,在他的身前也沒有有所表示。因此在皇太極死後,關於誰成為繼承者就成了清廷急待解決的問題。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多爾袞

要按威望和地位來看,睿親王多爾袞無疑是最佳人選。他是皇太極之弟,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才智過人、戰功卓著,深受皇太極器重,被封親王。而且其與同母兄弟阿濟格、多鐸控制了兩白旗,兵精將勇,勢力不小。

但隨著滿清政權漢化的加深,在立嗣的問題上,父子相承的方式已被廣泛接受。雖然對於帝位,“宗室諸王,人人覬覦”,但皇太極之後繼承大統已基本為大多數人所認同。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在皇太極諸子之中,豪格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他做為皇太極的長子,時年三十五歲,比多爾袞還大三歲。他長期跟隨皇太極征戰,因功被封為肅親王,是皇太極兒子中唯一封王的。豪格親掌正藍旗,得到了皇太極親掌的兩黃旗的擁護,還爭取到了濟爾哈朗的鑲藍旗,獲得了八旗半數的支援,實力強大。

說句實話,多爾袞審時度勢,知道自己很難獲得帝位。但兩白旗對於豪格十分忌憚,諸王素與豪格不和,認為如果豪格繼位,他們將“俱無生理”。因此,阿濟格和多鐸極力堅持多爾袞爭奪帝位。而多爾袞的主意大致就是不能讓豪格繼位。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豪格

在帝位的推舉會議上,兩黃旗的索尼和鰲拜率先喊話,要求必須皇子即位,立刻被多爾袞趕出場外。這時阿濟格和多鐸提議由多爾袞繼位,多爾袞沉吟不語,觀察場內的反應,但一時無人作聲。見多爾袞不表態,多鐸表示:“你若不願意,就立我為帝,我的名字在太祖遺詔裡”。

聽到這裡,多爾袞立刻表示:“太祖遺詔也提到了豪格,不止你一人”。意思就是,你多鐸不合適,豪格更不合適。這裡透過語言上降低豪格的地位,意圖將他排除出候選人的名單。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此時局面已陷入僵局,於是有人就提議立禮親王代善為帝。代善是皇太極的兄長,也曾經是努爾哈赤培養的接班人,但他非常明白當下的局勢,非常識趣的表示了拒絕。

局面再次僵持了下來,豪格憤然表示自己無法擔當大任,並離開了會場,這應該是他的以退為進之計。果然,豪格一離場,兩黃旗的諸將擁上大堂,表示他們是先帝的臣子,先帝於他們有知遇之恩,如果不立先帝的兒子,他們情願去死。事態猛然升級,會場也早已被兩黃旗的兵士所包圍,看來一場火併在所難免。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福林

這時,多爾袞表示,他贊成皇子繼位,但豪格不願意繼位,就立皇九子福林吧。兩黃旗大臣一聽,雖然沒有達成最初立豪格的目的,但立的福林也是皇太極的兒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一意擁立豪格,勢必會引發衝突,後果實難預料,於是就表示了贊同。

福林之所以被擁立,首先一點就是他的地位高,其母是皇太極後五宮之一的莊妃,五宮中只有莊妃和貴妃有子,但福林居長。五宮中宸妃曾有子被立為了皇嗣,後早亡。莊妃之子居次,順位繼承理所應當。再者,五宮中,莊妃與宸妃為同胞姐妹,而皇后又是其姑母,做為她們的孃家,蒙古科爾沁部是滿清重要的同盟和依靠力量,這是滿清貴族需要考慮的,第三點,莊妃與多爾袞的關係。野史的傳聞這裡不予以討論,多爾袞的王妃是莊妃之妹,雖然不一定有下嫁之事,但雙方的關係十分密切,其中必定有某種利益上的一致。因此,在陷入僵局之時,多爾袞提出了福林這個人選,被接受也就不意外了。

從順治得以繼位看堅持的重要性

為了繼續打擊豪格,多爾袞提出自己為攝政王,並拉攏濟爾哈朗同列攝政王。多爾袞雖然不能繼承帝位,但他成功的拉下來豪格,而且自己以攝政王的身份控制了政權,無疑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豪格一招不慎,本想以退為進,不想弄巧成拙,喪失了大好的局面。現在看來,如果他堅持留在會場,後果也許就會不同,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