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說說太姥山的“藍”和“蘭”

近些年,有一個版本的太姥娘娘傳說在太姥山地區盛行,說堯帝時,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種藍為業,常以手植之茶作為治療麻疹聖藥,救活許多病孩。這個傳說與宋粱克家《三山志》引《蟠桃記》關於太姥山的記載略有不同,《蟠桃記》的原文是:“堯時有老母,以藍煉為業,家於路旁,往來者不吝給之……”記載並無說到“茶”,但和傳說一樣說到了“藍”,透露了“種藍”或“煉藍”這個福鼎上古時代與“藍”有關的“產業”資訊。而這個“藍”近些年在一些場合被誤寫為“蘭”,以為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為了大家能夠比較清楚地瞭解相關情況,本文就說說太姥山的“藍”與“蘭”。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太姥山的“藍”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先說“藍”。《說文解字》:“藍,染青草也。”是一種可提取染料靛藍的植物。“藍”很早就被大家所認識和利用,《詩·小雅·采綠》有“終朝採藍”之句;《荀子·勸學篇》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名句則為人們所熟知;而白居易的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更是把“藍”作為了我們南方美麗春天的象徵物加以吟詠,可見它的普遍。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藍草▲

清版《福鼎縣誌·物產》載:“靛,俗呼青靛。種青草,絞其汁,以灰擾之而成。”據說,靛的具體做法為:掘地作坑,取藍草條葉,以石灰水浸之,一晝夜,攪至千下,澄清後,取其下凝沉澱青黑色者,即為靛,可用以染青藍。藍靛及其做法,《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有詳盡的記載:“藍靛。藍有二種,葉大高者謂馬藍,小者謂槐藍。郡中多槐藍,霜降後割取,浸巨桶中,再越宿,乃出其枝梗,納灰疾攪之,泡湧微白,久之漸青。泡盡,澱花與灰俱除,乃澄,蓄之而瀉出其水,則澱可濾而染矣。”可見,藍靛是藍草(主要為槐藍)提煉成的染青顏料。根據有關記載,我國南方地區的先民,是藍靛的主要發明者和製作者,太姥山及其以太姥娘娘為代表的先民自然不例外。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藍靛▲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割靛▲

再看《福鼎縣誌·山川》:“太姥山,舊名才山,在縣南八十里。容成先生嘗棲之。堯時,有老母,種藍於此,後仙去,因名太姥山。”又載:“藍溪,《州志》:源出太姥山,每歲八月,水變藍色。相傳太姥染衣處。居民候其時,取水漚藍,染帛最佳。”《三山志》:“(太姥)山下有龍墩,今烏桕葉落(藍)溪中,色皆秀碧。俗雲仙母歸即取水以染其色。”宋代著名歷史學家鄭樵過太姥山,還寫下《藍溪》一詩:“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爭傳太姥家。千載波紋青不改,種藍人果未休耶?”清福寧府知府李拔亦寫有《藍溪》一詩:“藍溪勝蹟古流傳,染就輕盈疊翠煙。試看年年秋水碧,混同莫辨蔚藍天。”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種種跡象表明,在“太姥娘娘”時代,太姥山地區即有了古老的種藍制靛這樣的“產業”。所謂“太姥娘娘”時代,應該就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以“太姥娘娘”(閩中人類的始祖母)為領袖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這個時期,在太姥娘娘的領導下,原始的農業和染織業發展了起來,同時也發展起了種藍和制靛技術。盧美松先生在《畲族與福建制靛的歷史》(載《閩中稽古》)一文中說,福建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十分適合種藍,太姥及其族人,多活動於高山峻嶺,刀耕火種,聚居常徙,在生產糧食的同時,也種藍制靛。他們的後裔山越、畲民及其他山區農民因此形成種藍的傳統,所以福建成為我國南方藍靛的重要發祥地和主產地。聯絡上文所引相關地方誌書的記載,我們認為,太姥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藍靛的重要發祥地和主產地。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傳說把種藍制靛歸於太姥娘娘一人身上,但我們必須清楚,這種文明的成果,應該是以太姥娘娘為代表的先民們的集體創造。“每歲八月,水變藍色”,是說整條溪水都變成了藍色,如此狀況絕非一人所能為,除非這個地方許許多多人甚或家家戶戶都在幹這個行當。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我想,作為一種地方特產和產業,種藍制靛是一直在太姥山地區的農業、手工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特別是明代以後,商品經濟發達,紡織業發展,對藍靛染料的需求量也大增,據說直到明代中葉以後,還有閩西、閩南很多貧苦農民,成群結隊流轉到閩東各縣,墾荒種藍,他們被稱做“菁客”。繁榮局面一直延續到清代,民國時期走向衰落,民國卓劍舟《太姥山全志》說,民國初年,太姥洋村農尚有種植。自從洋靛輸入後,種植的人慢慢變少。民國《霞浦縣誌·實業》說的更為詳細:“西區平原之農,常種菁,清嘉、乾間最盛。其貨通於浙溫,鄉民有以販靛而致鉅富者。同(治)光(緒)而還,臺灣之靛輸入,而靛業遂衰。近時,西洋顏料競進,比土靛效率高二十倍。土靛十二斤半,僅當彼之十兩,色較鮮而價廉,而土靛遂一敗塗地。”隨著制靛業的衰敗,上世紀還為我們所熟知的“藍印花布”,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偶爾只在風景區旅遊產品的櫃檯裡或時裝表演的“中國風”服飾中一瞥驚鴻麗影。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藍印花布▲

太姥山的“蘭”

再簡單說說太姥山的“蘭”。《太姥山全志》卷之八“方物”所載“蘭花”有:素心蘭、賽蘭和風蘭。素心蘭是蕙蘭的一種,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說蕙蘭:“一荑五花、七花,至十一花,荑、花皆白色,荑高於葉,或累累葉間,夏、秋開者,蕙也。”“蕙之素心者,亦稱素心蘭。”《太姥山全志》對素心蘭只列其名,可能是由於素心蘭常見,亦可見太姥山多有。而對賽蘭和風蘭,則有具體的描述:“賽蘭,小如金粟,香特馥烈,戴髮髻,香聞十步。佛經,伊蘭,即此花也。”“風蘭,一名掛蘭。花黃白,能催產,分娩時,掛房中最妙。”《閩產錄異》說風蘭:“叢蟠木石間,取懸簷際,因風而茂,不培自榮。閩中諸山皆產……”太姥山中還是風蘭比較多,舊時,葫蘆洞等處的巖壁上,可見有不少風蘭懸掛飄香。自古以來,蘭因氣味芳香而被列入香草一類,《周易》說“其臭(氣味)如蘭”,《楚辭》把蘭和其他各種香草、香木如芷、桂之類並列,還說“蘭芷幽而獨芳”,東漢《古樂府》中也有“蘭草自然香”之語;五代宋初陶谷在《清異錄》一書中說:“蘭雖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襲人,彌旬不歇,故江南人以蘭為‘香祖’。”太姥山上有一座寺院名叫香山寺,據說就是因為寺周山谷盛產蘭花,花開時節,幽香陣陣,故稱。寺叫“香山寺”,那山可不是一座“香山”嗎!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香山寺▲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蘭花▲

蘭花素以“芳香而遺世獨立”的形象,得到文人的普遍喜愛。清代嘉慶、乾隆年間福鼎名士林滋秀就是一個愛蘭人,他自號蘭友,17歲以《蘭花賦》府試奪冠,18歲中舉,嘉慶初年三試進士不第後一輩子只當教書先生。授徒講學,安貧樂道,矢志文學創作,取得很高成就,有《遲園十三種》計113卷問世,在閩浙兩省乃至長江南北,頗著文名。因愛蘭,他牽頭成立的文學社名叫“蘭社”,集結當時大江南北的飽學之士詩酒唱和,自編社員詩集《蘭社詩略》,在《〈蘭社詩略〉序》中他說道:“蘭善氣迎人,幽香入操,庭芝可愛,沅芷相思。”表達了對蘭的堅韌高潔品質的嚮往、讚美和秉持。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目前雖然未見太姥娘娘與蘭花直接關係的相關記載,但太姥山盛產蘭花卻是事實,太姥山地區還哺育了一批像林滋秀這樣一生與蘭為友的高潔名士。自古名山多祥瑞,太姥有情惠世人。豈不幸哉!

太姥娘娘是“種蘭為業”?不,是“種藍為業”!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古老的產業,種藍或煉藍在太姥娘娘時代就可能存在,藍被人工種植,同時被使用於手工業;而蘭則還是山間野生的狀態。故太姥娘娘是“種藍為業”,而不可能是“種蘭為業”。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藍和蘭,為什麼會被輕易地混淆呢?箇中緣由,大抵是如今藍草退出了時代的舞臺,而蘭花又不斷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種狀況自然影響人們的認知和情感取向;其餘如民間文字書寫的隨意和因諧音而訛誤等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如作為姓氏的藍和蘭,太姥山地區有不少畲族姓氏“藍”姓,如今有的畲族同胞就把它寫成了漢族姓氏“蘭”。

圖文 / 白榮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