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我自閉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及隱性歧視?

爆紅網路的“我自閉了”表情包作為當下比較流行的網路梗,在各種網路文化比較流行的當下,網友們用花骨朵的圖用來搭配上“我自閉了”配字,製作成了相關沙雕表情包,用來戲謔調侃自己負面的情緒,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搞笑的網路表達形式。但這樣的網路語言卻認為是一種網路誤導,有不少網友也很自然自閉症聯絡起來,甚至有歧視自閉症之嫌,到底這些表情包的使用有這些網友說的那麼嚴重嗎?其實這一切更多的可能是網友們對自閉症的不瞭解所致。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性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一般認為約為兒童人口的2-5/萬人,男女比例約為3:1-4:1,女孩症狀一般較男孩嚴重。大約在20世紀60-70年代,自閉症的行為被認為是從出生到童年早期的發育障礙所致,到20世紀80年代,關於孤獨症的研究進入全新階段。人們開始從生物學領域探索孤獨症的病因,並在臨床症狀的識別和臨床診斷方面將孤獨症與精神分裂症徹底分開。之後,隨著對孤獨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認識到孤獨症是一種在一定遺傳因素作用下,受多種環境因子刺激導致的瀰漫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並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了從分子遺傳到神經免疫、功能影像、神經解剖和神經化學等多方面的研究,人們試圖從這些研究中找到孤獨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沒有任何一種假說能從根本上完美地解釋孤獨症的病因。

雖然孤獨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險因素可能同孤獨症的發病相關。引起孤獨症的危險因素可以歸納為: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係和結婚。

而在自閉症的治療方面:目前醫學界仍然普遍認為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症的預後,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年齡的截止點,事實上也存在著部分患者在較大年齡獲得改善。同時,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的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

因為自閉症的病因和治療方法的複雜性,加之目前大多數醫院並沒有開展這一方面的專科治療,導致許多人對自閉症的瞭解僅限於網路和電視,但是真正的自閉症患者的治療和生活無疑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共同關愛的,而網友們在網路上使用的“我自閉了”等系列表情包,從客觀的角度講,只是網友們想表達自身當時的一種心理狀態,更確切的是在說自己的失望導致的一種封閉情緒而已,本身就是一個人人皆有的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至於網路上所說的歧視和誤解,相信這個表情包與自閉症也沒有聯絡,所以沒必要講二者進行先入為主的聯絡起來。作者也同時相信,隨著人們更多的瞭解真正的“自閉症”患者這一群體後,也會給與更多的關愛和正能量,也會更加自覺的去避免過度消費這個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