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舌戰群儒是一場開明的思想觀念辯論

舌戰群儒是一場開明的思想觀念辯論

劉備敗當陽,棄下口,無容身之地,加上曹操屯兵江夏,客觀上促進了孫劉的聯合,《三國演義》中孫劉的聯合有一段插曲,即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精彩,正因為太精彩,所以說這個故事純屬虛構。

史書上沒有提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事,況且,諸葛亮到達東吳,28歲,還沒有擔當正式的行政職務,只是以劉備特使的身份進行外交活動。作為東吳首席謀士張昭此時比諸葛亮大25歲,位高權重,豈能率領一大批官僚與他辯論?就算諸葛亮和這群東吳的謀士進行了辯論,那麼諸葛亮一到東吳就樹立如此多勁敵,諸葛亮此次的外交活動恐怕處處掣肘,難以勝算。

這個故事的細節很有意思,也反映出作者開明的思想觀念。張昭嘲笑劉備得了諸葛亮吃了敗仗,反不如前。諸葛亮回答,客觀上勝敗乃兵家常事;主觀上吾主愛民如子,攜民渡江,才導致失敗。最後說誇談之徒,坐議立談,無人能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羅貫中這句話和近代胡適先生的名言“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相得益彰。顧炎武也說清談誤國,只有實幹才能興邦。

陸績千方百計貶低劉備,說劉備出身不明,當年織蓆販履,不是貴胄人家。諸葛亮回答:“至於吾主,縱非劉氏宗親,仁慈忠孝,天下共知,勝如曹操百倍,豈以織蓆販履為辱乎?”

從這段話來看,諸葛亮並沒有一口咬定劉備乃漢朝皇帝的後代,但是他認為劉備的血統並不重要,只要具備仁慈忠孝的品德,仍然可以成為天下之主。這是一種英雄不問出處的開明思想,在當時漢朝,注重門閥和血統的大環境下,在大眾廣庭之下能說出這樣的言論,也算是驚世駭俗了。

舌戰群儒是一場開明的思想觀念辯論

諸葛亮與程德樞的辯論提到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之分,君子之儒是忠君愛國,守正惡邪,澤及當時,名留後世;小人之儒是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據陳翔華先生分析,還有一句話:“然則人何必以儒為榮。”封建時代,儒生都把治經當作第一要務,然而羅貫中表達的是當不當儒生無所謂,當上未必高,不當未必低。羅貫中是一個流落江湖接近民眾的下層知識分子,應該說更憐憫民眾的困難生活,所以希望真正的讀書人能夠為民謀事,成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不希望讀死書,不希望成為書呆子,讀書貴在致用,這就是放在現代生活中也是具有進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