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茅盾說:“只有像竹子那樣虛心,牛皮那樣堅韌,烈火那樣的熱情,才能產生真正不朽的藝術。”謙虛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一種美德,因為不謙虛的人很難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同。我們即便十分自信,也還是要謙虛一些,尤其是要用謙虛的態度和人說話。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人們都喜歡說話態度謙虛和善的人,討厭態度傲慢、高人等的人。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喜歡,說話態度謙虛必不可少。不目空一切、居功自傲,適當使用敬語,請人評判自己的意見,這是態度謙虛的主要方面也是基本要求,做到了,也就討得了別人的喜歡。

在職場中,當你明顯比同事強時,你在感情上還是要和大家在一起,千萬不能與他們拉開距離,同事們也就不會再嫉妒你了,同事也會在心裡承認你的“優位”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當你處於優位時,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勢,就會減輕妒忌者的心理壓力,產生一種“哦,他也和我一樣無能”的心理平衡感覺,從而淡化乃至消除對你的嫉妒。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小姜畢業一年多就提了業務經理,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賀你啊!”在外單位工作的朋友小葉十分欽佩地說。

“沒什麼,沒什麼,老兄你過獎了。主要是我們這兒水土好,領導和同事們抬舉我。”小姜見同一年大學畢業的小吳在辦公室裡,便壓抑著內心的欣喜,謙虛地回答。小吳雖然也嫉妒小姜的提拔,但見他這麼謙虛,也就笑盈盈地主動與小姜的朋友小葉打招呼:“來玩了?請坐啊!”

不難想象,小姜此時如果說什麼“憑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類的話,那麼小吳不妒忌才怪,進而與小姜難以相處!身在職場處於優位時,自然是可喜可賀之事。如果別人一奉承,你就馬上陶醉而喜形於色,這會在無形中加強別人的嫉妒。所以,面對同事的讚許恭賀,應謙和有禮、虛心,這樣不僅能顯示出自己的君子風度,淡化同事對你的嫉妒,而且能博得同事對你的好感。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要做到謙虛地迴應他人,就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不目空一切、居功自傲。

有的人做出一點成績、取得一點進步就飄飄然起來,跟誰說話都趾高氣揚,到處誇耀自己,搞得大家都為之側目。

楊志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他設計的一件平面廣告作品得了一項大獎,經理在員工大會上大肆表揚了他一番,並讓他升任主管。楊志認為自己是個人物了,從此以“專家”自居。

一次,經理接到一個平面設計任務,請楊志來評價評價。楊志唾沫飛濺地說了半個小時,批得體無完膚,最後結論是:應該返工重來。本來經理對這個設計比較滿意了,聽了楊志的話極不高興,從此疏遠了他。

又過了兩年,公司裡另一個職員石謙也得了廣告大獎。他吸取了楊志的教訓,說話非常謙虛,態度和善,很得大家喜歡。

其次,適當使用敬語。

敬語能表現說話者對對方的態度,因此,對聽話者來說可以根據對話是否使用敬語,瞭解到對話人把自己置於什麼地位。例如,科長想請新職員去喝酒,叫道:“你也來吧!”如果職員回答:“好,去。”會怎樣呢?科長會認為新職員不理解對上司應使用的語言,看低了自己,內心是不會平靜的。這樣一來,科長就會用另一種眼光看他。由於沒有使用敬語,招致對時念度,日後兩人的關係將會變得微妙

常常聽到有人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近年來,年輕人連敬語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真可氣。”這就是雖然一些年輕人沒有惡意,卻由於沒有使用適當、確切的敬語,致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了風波的明證。

與其相反,使用適當的敬語,雙方不僅能正常地保持人際關係,還會提高別人對你的評價。特別是對女職員來說,更是如此。有人說:“適當的時候,使用適當的敬語對女性來說是語言之美的至高境界。”的確這樣。想想看,與前述相同的場面,如果對於“你來!”回答說:”好,一定參加。”就會使人多少有些美感。心目中對上司抱著什麼態度,從語言中可以大體看出來。這種語言的運用,可以協調上級與部下、年長者與年輕者之間的關係,使聽的人感到甜美。因為那種語言會使人感覺到有教養,感情豐富,教育得好。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

最後,要請人評判自己的意見。

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真正偉大的人物,總是很謙虛地請別人評判自己的意見,從而獲得別人的贊同。以謙虛的態度表示獨斷的見解,對使別人信任我們的意見及計劃都很有效用,我們知道多數成功的領袖,常常應用這個策略。

有的時候也需要爭辯。比如兩個喜歡辯論的朋友,經過一次的辯論,也許對於雙方都是有益而愉快的。

美國威爾遜總統曾經對鮑克接連問了一小時的問題,使得他不得不擁護在他自己看來絕對相反的意見。但到了最後,威爾遜使鮑克感到吃驚的是,他告訴鮑克,他已經改變了主意。他已經醒悟了,並從另外一個觀點去探討這個問題。鮑克非常吃驚,從此對威爾遜更加敬重了。

這種策略,可以當作能夠引起友愛的一種方式,但不可不說是常例。其實,別人可能在種種方面與我們意見不一致,這是可以預料的事情。如果和對方爭辯之後,還能請他來評判一下自己的意見,他就會認為你是個謙虛的人,而對你的印象更加好。

用謙虛的態度迴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