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數愚蠢裡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我活在世上,

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遇見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願,

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沉默的大多數》

偶然一次機會,我在圖書館借到了一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

一看這書名我便想到了沉默時的自己,於是捫心自問:“到底為什麼保持沉默?”

《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數愚蠢裡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喜歡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人,一定不會不知道王小波的,這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天才型作家,有人評價他是中國的喬伊斯與卡夫卡,還有人甚至評價說他足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人也都喜歡讀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雜文,他的雜文對當代中國年輕人而言幾乎比得上魯迅。】

他是我看到的在痛苦環境下快樂的思考者。

他的這些文章遊走於個人與人類、外向與內省、幽默與嚴肅、情感與理智、常識與哲學、邏輯與悖謬的多重張力之間,形成了他風格獨具的“小波體”。

沉默的大多數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這只是他們在面對很多場景時習慣閉嘴,及時想說也要嚥下去,慢慢地也就沉默了。

沉默是好事還是壞事?王小波在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文章其實在對映沉默背後真實的社會:我們不擅長髮聲那就保持沉默吧,就當一頭特立獨行的豬。他那樸實但辛辣的文字中,是對自我的思考,更多的是他對沉默與發聲的見解。

《沉默的大多數》寫道:

我從記事時開始,外面總是裝著高音喇叭,沒黑沒夜的亂嚷嚷。從那些話裡我知道了土坪爐可以鍊鋼,我還知道一畝地可以產三十萬斤糧,然後我們就餓的要死。總而言之,從小我對講出來的話就不大相信,越是聲色俱厲,嗓門高亢,我越是不信……在三年困難時期,有一天吃飯時,每人碗裡有一片臘肉。我弟弟見了以後,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衝上陽臺,向全世界放聲高呼。結果被爸臭揍一頓。經過這樣的教育,我一直比較深沉……

在我小時候,話語好像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雞皮疙瘩。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至於我最終選擇沉默多年,其主要的原因: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數愚蠢裡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書中談了倫理問題(尤其是社會倫理),在他眼中,倫理問題的是與非,不在於一己之言,因為世界上沒有能估計所有人的聖人。正如書中蕭伯納筆下的安德謝夫老爺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斥:“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為倫理是大家的事。

我發現,不管處在哪個年代,社會倫理問題永遠是很難得到解決的。就拿我們現在的社會來說,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已經使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加速了,包括人的話語權使用次數。網上隨便一個事件出來,人們恨不得馬上出來當一個“正義”的捍衛者,站在道德制高點發表自己的言論。且不說這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個有正義感的發言人,但我敢確定,他也是個沉默大多數的其中之一。

其實,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已經明辨是非實則一無所能的人。不是每個自以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謝老夫子這樣清醒的父親,能給出逆耳的勸誡。

《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數愚蠢裡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代表,向讀者靜靜地講述自己沉默的選擇與原因,以及自己決定不在沉默的契機與感悟。

謙遜,是發聲者的態度。什麼是一個合格的發聲者,正如書中作者想表達的:把自己的觀點是非坦坦蕩蕩的交付公論。

我們漸漸忘了自己作為發聲者的一種權利、責任,只會一味跟隨網路的風向,很多時候都看不清真實到底是什麼。

把判定是非的權力從一個人擴散到公眾,把發聲者的角色從決定者轉化成建議者、傳遞者,這樣發出的聲音,才能長且遠。

“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裡。”

《沉默的大多數》的背景是七十年代,這是一個無數中國學者耿耿於懷的年代。

有趣的是,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年代,卻是平淡的。他用詼諧自嘲的筆觸,寫下了那個時代“無話可說”的夥伴以及“無味”的思維。

他親歷痛苦,卻能思考痛苦——是什麼造就了那個年代。

坦然地面對過去,自信地面對未來,其實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意義之一。

《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數愚蠢裡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注: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