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人街探案2》:是圈子太小,還是自己要求太高?

剛剛看了《唐人街探案二》從電影院出來。

想著不久以前,身邊人笑得前仰後合,不禁懷疑自己。

自己要求太苛刻,還是身邊人要求太低?

姐姐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狂笑不止拍地座椅直晃悠。

《唐人街探案2》:是圈子太小,還是自己要求太高?

看著螢幕,不禁想到了《歡樂喜劇人》。導師會為了鼓勵選手而選擇假笑。

那麼生活是不是也應該為了讓自己過的輕鬆而保持假笑呢?

作為一個推理迷,更在意的是影片的邏輯跟情節。

比如:秦風跟唐仁一起去搭救宋義的時候,那個肌肉老外學的那句中文。“爸爸,打我吧!”其實,他本來問的是“混蛋,吃我一拳。”用中文怎麼說。

當老外遇到被通緝的唐仁,說了句,“爸爸,打我吧!”按照老外的邏輯,這時候就應該直接衝上去,而不是等王寶強去打他。

從鋪墊到抖包袱,這裡面有很多說不通的東西。同情陳思誠,使盡了渾身解數終究逃不過擠牙膏的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影片的結尾處,再次提到宋義的身份。否定了秦風的推測,宋義不是Q,因為Q的IP不在美國境內。這是為了讓影迷們繼續去追唐人街探案三,埋下了一個伏筆。

但是從邏輯上講就說不通了

如果宋義不是Q,那麼他在醫院的時候是如何繞過唐仁和秦風得呢?又是如何在第一時間到達糖廠,並且通知其他所有人敢來而不留破綻呢。

如果真如影片所說,宋義只是一個排名一千多位的嘍囉偵探,那他不可能繞過秦風。因為以他得邏輯怎麼也繞不過排名第二。

影片整個邏輯導向是,名偵探們在追查兇手過程當中,宋義其中一個身份是Q但同時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其中一個殺人兇手。

《唐人街探案2》:是圈子太小,還是自己要求太高?

為什麼呢?

唐仁三人從莫友乾那出來之後宋義提議,到公園去睡一宿。

如果他不是Q那他是如何推算出,兇手會在這個時間段出現在公園而並且行兇地呢?

注意:這個時候,唐仁並沒有發現兇手殺人的規律與五行相關。

看到這裡,其實就已經懷疑,宋義跟黑衣人合謀殺人。

影片當中不停地在引人發笑,很多觀眾就把邏輯重點給忽略了。

把這部影片看成是一個人。能不能接受一個特別無厘頭,但是幾乎沒有邏輯可言的偵探呢?

偵探,背後代表的是命案。人命關天——開玩笑。如果他不是偵探,我很願意可以接受。

於是就反思,

生活當中讓你去和三觀不一致的人交朋友,做得到麼?

雖然我很羨慕竹林七賢的那種灑脫與包容,但是恐怕很難做到。

作為朋友,我更在意你價值觀、內涵、和精神層面。

不能建立在同理心得基礎上,很多東西就像裁縫做衣服;聽地人,總是在拿自己這把“尺”量活。這把“尺”就是你過往的經驗,而你相信的只不過自己經驗中一部分,而這一切無關事實。

不排除有朋友覺得太較真,反而很累。

影片的定位是喜劇,而不是推理,那咱們就可以笑笑一帶而過了。

但我很好奇,

如果你身邊就是有這樣不搭調的人,你會不會跟他做朋友?或者TA已經成為了你的朋友,請分享給大家,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做到的。

期待你得留言,轉發本文讓更多朋友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