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

“這個西紅柿有一股番茄味”

“關於明天的事,我們後天就知道了”

……

廢話文學

是繼“凡爾賽文學”“發瘋文學”後

又一種席捲網際網路的文學形式

如果說“凡爾賽文學”是為了炫耀

“發瘋文學”是為了釋放壓力

那麼“廢話文學”

只是為了說廢話?

01

為了營造氛圍的早期“廢話文學”

早期的“廢話文學”,可以追溯到古代詩詞。

比如清代鄭燮的《詠雪》: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前三行明明可以用倆字來概括:下雪。

為啥非得一片一片數?

答:為了給你重現廣袤天地中大雪紛飛的場景和氛圍。

用“廢話”來營造氛圍的,還有我們的魯迅先生: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這句的解讀可謂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棵棗樹的程度,眾說紛紜還誰也不服誰。

為什麼不能言簡意賅說成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顆棗樹”

呢?

依小天見,簡單的重複能夠營造出徐緩的情態,表達出一種無奈之情。

有網友舉了個例子:“我家床上有兩個枕頭,一個我來用,一個還是我來用。”

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單身狗的一絲無奈和哀怨嗎?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所以說,這些在字面上看起來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卻能營造出無法用正常語序表明的氛圍感。

02

說廢話就沒意義?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寫不出稱心的作品,黛玉點評到:“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一旁的寶釵聽聞,思路新奇地提醒:“詩從胡說來。”

何為“胡說”?不是一本正經、老生常談,不是考究般咬文嚼字,不是依樣葫蘆地照搬。

“胡說”即不著邊際、東拉西扯,多說廢話。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作家賈平凹說:“寫小說就是要多說閒話,閒話也就是廢話。”你拿掉這幾句廢話,意思也明明白白,不影響對主旨的理解,但添上它文章就有活氣,有趣味。

而且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說的話若90%以上是廢話,他就快樂。若廢話不足50%,快樂感則不足。那我們的廢話接收處在哪裡呢?

關係愈親密,人們就越容易向對方傾訴,因為會覺得即便說了一些沒意義的內容,也可以得到包容和接納,這就是傳說中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感謝這些廢話,亂七八糟的熱鬧裡,藏著親情、愛情、友情、人情的“糖”,一天天一年年口述了我們的“生活史”。

如朱自清先生在《論廢話》中所言:

“在繁劇的現代生活裡,這種無意義的廢話倒是可以慰情,可以給我們休息,讓我們暫時忘記一切,讓我們活得有意思。”

廢雖無用,但當它能怡情我們的生活,給疲憊的心靈以安慰,給情緒的累積以出口,就又是有用了。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而且,“廢話文學”作為“梗文化”的一個分支,天然具備一種社交功能。

這東西就像接頭暗號,如果你丟擲“三人行”的梗,聽到有人用“必有三人”來接梗,四捨五入就可以“託付終身”了,你們就是一路人。

“廢話文學”背後的深意,你讀懂了嗎?

所以說,這廢話文學還能拉近年輕人之間的關係,豈不妙哉妙哉?

總結來看,這“廢話文學”還真是妙用多多,小天上次發現這麼優美的中國話還是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