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

【故事】

公元前188年,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駕崩,呂后訃告天下,在靈堂中,呂后只是哭號,卻沒有流眼淚。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

留侯張良的兒子張闢疆當時只有十五歲,擔任侍中官職。他告訴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這一個親兒子,現在惠帝駕崩,太后哭起來卻不悲傷。你知道原因嗎?”

陳平說:“什麼理由?你說說看。”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

張闢疆說:“惠帝沒有一個年長的兒子,太后又畏懼你們這些掌權的大臣,而畏懼之心超過了喪子之痛,所以才會如此。現在丞相您不妨奏請太后任命呂臺、呂產擔任大將,統領軍隊駐紮在南北兩軍,讓呂家的人都在朝中任職。這樣的話,太后就能安心了,你們也都可以解除眼下的災禍。”

陳平採納了張闢疆的計策,奏請太后,太后非常滿意,畏懼之心消除了,她的哭泣才顯得十分哀傷。

【謀略】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

揣摩人心是一個細緻話兒,

張闢疆不愧是張良的兒子,從一個小細節中就發現了呂后的內心真實狀態。自己唯一的兒子劉盈去世了,而且劉盈根本沒有兒子,留下的幾個兒子還不是親生的,並且都是娃娃。

呂后想要控制朝政,肯定是難上加難。她怎麼能不擔憂呢?

而她的擔憂之心竟然從哭聲中暴露了出來。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

張闢疆,一個十五歲的孩子,竟然有如此能力,不得不讓人驚歎!古人的家教與能力與今人真不可同日而語。他是如何發現揣摩呂后的線索的呢?

不外乎兩個方面:言與行。

這裡呂后沒有任何言語,只有一個哭泣的行為。

而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問題,兒子死了怎麼可能不哭呢?問題出在情感、情緒上。因為哭是悲傷的情感,情緒一定會非常低落,所以,從哭聲中體現出哀傷才是正常的。而呂后的哭聲中沒有哀傷,反而只剩下了哭泣的行為本身,這就不正常了。說明此時呂后心中有事兒,哀傷不是她內心的實情。

張闢疆發現了這一線索,並且順著這一個線索繼續深挖下去,

那就是呂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呢?不哀傷兒子的去世,肯定是擔憂自己的位置安全。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這是規矩。現在做皇帝的兒子都沒有了,並且繼承人也有問題,自己的地位不保是必然的。呂后怎麼可能放棄自己太后的位置呢?她現在最擔憂的恰恰是自己,這塊擔憂的巨石壓住了悲傷的心情,阻塞了悲情的流露,所以這時候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悲傷,只能有表面的樣子。所以,此時只有哭號,而沒有眼淚。

《水滸傳》中對哭有一段精彩描述:“哭有三樣:有淚有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有聲謂之號”。按照這個標準,呂后的哭就是號,只有聲音,沒有淚水,也沒有悲傷之情。

傳統相聲中有一段《哭論》,也論述了哭的情感:兒子哭爸爸,震天動地;女人哭丈夫,真心實意;兒媳婦哭婆婆,虛情假意;女婿哭丈母孃,野驢放屁;朋友哭朋友,孟良哭焦贊,純粹瞎扯淡!當然,這也是一種概括性的總結,並且還帶有相聲搞笑的藝術化成分,但是,仍不失為一種參考。

總之,

想要揣摩人心,就要細心觀察人的言行的細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才能深入人心。

經世奇謀:如何揣摩人心?關鍵在於發現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