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父愛如山可擎天,

父愛如海納百川,

父愛如絲繞心間,

父愛馳騁如輕風,

父愛挺拔如青松,

父愛浩蕩如長空。

父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為家庭的付出,可謂傾其一生

而父親老了,不再是我們的擎天柱時

作為晚輩,應該更多的去關注年邁的父親

關注他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關注他哪一天記住不我們……

關注他哪一天不能自理……

2021年最新的國家統計局公佈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老年人人口年齡分佈資料如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

19064萬人

,佔13。50%。

老年人的數量已不可小覷,關注養老勢在必行!

現在這代老年人,多少有一些

“養兒防老”的思想

,現實情況也是,大部分老年人跟著子女生活,一來可以協助子女管理家務;二來可以依靠子女養老。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對於有豐厚退休金的老年人,可能獨立一些,不與子女在一起,自己能過好生活。

其實,老年人身體硬朗的時候,生活能自理,能幹些活,自己生活完全沒有問題。

就怕一場疾病或是一個意外摔倒,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江蘇南通居民陳志遠11年前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生活從此不能完全自理。陳志遠的妻子 湯水芬:他自己不能走,要攙著走,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幫他洗澡理髮一個人不好搞。有時候就不洗,讓他髒一點。

2020年11月,轟動一時的“榆林埋母案”一審宣判——兒子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2年。58歲的窮困潦倒的兒子,在一個初夏的深夜,將79歲的母親,推下了廢棄已久的墓坑,因為母親已經癱瘓了,“屎尿全在床上,臭烘烘的”。

早有古話:久病床前無孝子!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這句話有一些悲涼,

“久病”其實指的就是“半失能或全失能”的老年人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照顧。

如果說有老伴兒,可由老伴兒照顧,還不錯;倘若老伴兒不在,由子女照顧,大機率會是“久病床前無孝子”。

這一兩年,從老家傳來許多關於村裡人養老的事情:

一位親戚,年齡80+,老伴兒先走,自己在四個子女處輪流待一段時間。走之前的五六年,因為身體或意識有一些不便,在行為上有些不正常,被後人詬病。當時聽說這個情況,還以為老人家很奇怪,現在想來,其實就是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生活無法自理,然而後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給予老人適當幫助。

另一位親戚,年齡78+,因為一次意外摔倒導致腿腳不便,只能躺在床上。因為她在床上掉下來摔過,子女害怕再摔,於是讓老人家直接睡在地上。地上沒有鋪過多的防潮裝置,主要就是棉絮。去看老人家,

老人家見有人去看她淚水奪眶而出,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悽苦與心酸。

母親看了這位親戚的情況,不免想到自己的養老生活。回到成都之後,一次父親給母親打電話,說他的免費公交卡用完了,母親特別生氣,覺得:

父親不知道節約

當時覺得母親的態度有點過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她的言外之意是:

養老錢有限,現在他們沒有掙錢,花一個少一個,就害怕以後真正需要花錢的時候卻沒有。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這件事讓我感知到:

母親有一種不安全感,害怕年老生活過得不好,始終想自己手裡有錢比較好

:一來如果生病需要人照看的時候自己有錢能請人不害怕;二來可以減輕子女經濟負擔。

母親的擔憂可能大部分老年人都有,說到底養老還是需要有經濟才能建立真正的安全感。

不管生病還是失能狀況下,可以請到人來照顧,老年生活能過得好一些。

如果有一筆穩定的現金流,每個月或每年都有(就像每個月的工資),可能母親的擔憂也不存在。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

母親的擔憂,讓我更多的思考養老的問題,想到老了的時候,能有

尊嚴

地過完餘生也是一件幸事兒!

這篇文章寫在父親節,真的是有感而發!勉勵自己做一個孝順的女兒,能減少父母的擔憂,讓他們辛苦的這輩子能安享晚年!

祝願:天下父親、母親身體健康

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終究有一老,最不願在病榻前看見熟人流淚,有尊嚴地過完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