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童年忘事,看電影

在我童年的時候,大約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時村裡還沒通上電。

因此,也就不會像現在的人們,可以看電視,可以上網玩手機。

人們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看電影了。

那時,一般半個多月才會到村裡放一場電影,人們看的意猶未盡。

於是,人們為了能看到更多的電影,便會到外村去看。

那時,只要聽說外村有電影,人們早就盼著生產隊早點收工。

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就去外村看電影,一般要走五,六里的山路。

那個年代,由於村裡沒電,放映員一般是兩個人。

一個在場地外看著汽油發電機,而另一個則在場地內負責放電影。

放映員一般會在下午到達村裡,先是挖兩個圓坑,栽上兩根長木杆,然後再掛上銀幕。

而看發電機的,則在場外找一處乾淨平坦的地方,安好發電機,再將電纜接到放映機前,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晚飯後放映。

我記得最早看的都是黑白電影。如,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英雄兒女,雞毛信,小兵張嘎等等。

當時的人們對於看電影特別痴迷,一大早會將大板凳,小板凳送到場地去佔場,場地上擺滿了名式各樣的大小凳子。

人們對看電影的熱情空前高漲,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生活太匱乏了。

我記得每次放電影正片時,會播放一些記錄片,時間不長,大約十幾分鍾。

主要是為了等人,等人到的差不多了,才開始放正片。

那時,人們管那些短片,叫加演片。

在電影正式放映之前,村幹部也會借這個機會,用話筒發表一通言講,以體現村幹部的風度。

後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才有了彩色電影。

我記得在82年,看了一部轟動全國的彩色武打電影《少林寺》。

此後,便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崇拜武打的熱潮。

有不少青少年甚至逃學去找河南的少林寺。

名地的武術學校,如雨後春筍,一夜之間遍佈大江南北。

我的家鄉,就有一個曾經登上春晚的武術學校,萊州中華武校。

少林寺也因此名聲大振,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寺了,更成了河南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了。

那個時侯,全國各地的錄影廳,每天不間斷的放著各種各樣的武打片。

擺在錄影廳門口的大音響,不停的傳來誘惑路人的武打聲,震耳欲聾。

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雖然鎮上每隔十天半月的也到村裡放電影,但是看電影的人廖廖無幾。

一般只有十幾個老人在看,大部分對電影已不感興趣了。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電影已逐漸退出了歷史午臺,成了過去那一代人永久的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