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百家村鳳凰山——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從清水縣城向東三十公里,從柳林水庫開始,進入百家村時,一座山勢巍峨大山映入眼簾,主山由低漸高,由南向北延伸,主峰異常顯著。而東北、西北兩側的山峰向兩側舒展,極像鳳凰的兩道振翮翩翩的翅翼,觀其勢,由南向北方向遠眺,彷彿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正準備振翅高飛。 這就是百家有名的鳳凰山,以形似鳳凰而得名,那麼,此山為何會叫鳳凰山呢?這裡面還有一段流傳千年年的美麗傳說。

相傳遠古時期,一對南飛的雌雄鳳凰,飛經百家時,發現這裡層巒疊嶂、古樹參天,環境優美,是一塊風水寶地,加之雌鳳凰生病體力不支,於是決定在這裡歇腳,結果病情加重,而這隻雌鳳凰最終沒有熬過去,雌鳳凰死後,其身體化成了如今的鳳凰山。

鳳凰是一種神鳥,鳥中之王,吉祥之鳥,幸福之鳥。村中傳說是真是假?我們沒有必要去認真考證一番。相信千年的流傳是有一定的道理。祈求幸福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相信鳳凰會給村人帶來幸福與吉祥,那就讓鳳凰山之名永遠流傳下去吧!

百家村鳳凰山——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遠眺鳳凰山

鳳凰——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瑞鳥

鳳凰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鵑雞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自遠古時代就被視為神鳥而予以崇拜,是史前氏族圖騰的一種。《詩經》中記載了“玄鳥生商”的傳說,鳳是商的圖騰標誌,秦趙等國也是鳳氏族的子孫。

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據古書記載,它們不僅天生麗質,而且是天生的音樂之鳥,雄鳴曰唧唧,雌鳴曰足足,和鳴曰鏘鏘,常常百鳥雲集,鳳凰于飛,鵷鳴鸞動,上下和鳴,陰陽調和,其樂融融,恰似一幅生動和美的群居圖。

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頭似錦雞,身如鴛鴦,翅如大鵬,腿如仙鶴,嘴似鸚鵡,尾如孔雀。其形象“五色備舉”、美麗無比,居百鳥之冠。羽毛十分漂亮,並且每一種色彩代表著不同的美德。據《山海經·南山經》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那是一種極致的美,是外美與內美的統一,是至德、至慧、至性的統一,無與倫比。因為鳳凰身上集中了幾乎所有的傳統美德,所以鳳凰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

傳說每五百年,鳳凰為拯救世界於苦難,了卻所有的恩怨情仇,集香木而自焚,以生命和美麗換得世間的幸福與安寧。她在烈火中掙扎、在烈火中抗爭,在烈火中再生,從而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堅強、更加精神。這就是傳說中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那是一種壯美,是一種震撼靈魂的美。“鳳凰涅槃”,無私奉獻,是博愛,是靈魂昇華的悲壯,是生命永恆真諦的生動詮釋;“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破繭成蝶,是歷經磨難,不斷修行,最終走向圓滿的歷程,昭示著求仁得仁的真正途徑。

莊子《秋水》中說,“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亦有類似的描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鳳凰秉性高潔,不囿流俗,奇志不移,君子風範,昭昭於目,氣質高貴,令人美目,叫人傾心。

鳳凰與龍同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從文化意蘊的深層次涵義上講,龍文化的影響集中在血脈的認同與傳承上,而鳳凰文化的影響則更具有多樣性與現實性。因其和美,是美德和尊貴的化身,所以與龍一起構成了龍鳳文化。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如同龍是帝王的象徵一樣,鳳也成為后妃的象徵符號。

在廣大的民間社會,鳳凰同樣深受百姓的喜愛。早在三千年前《易經》上所謂的“有鳳來儀”時代,婦人已經使用了鳳凰圖形的髮簪。《楚辭·九章》有“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的詞句。民間故事中有“吹簫引鳳”的傳說。所以,鳳凰在民間社會一方面代表禎祥;另一方面又和男女愛情相連。儘管鳳是雄鳥,凰是雌鳥,但鳳凰合起來屬於陰性事物,一般用來代表女性。千百年來,是廣大民間社會,尤其是婦女們不斷賦予鳳凰這一原始圖騰以秀美華麗的形象,自然,普通百姓在鳳凰身上也寄託了生活幸福的希望。

今天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鳳凰的形象,已是數千年來逐步演化的結晶。它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形成、融合、發展的歷史,對塑造,陶冶民族性格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本身濃縮和寄寓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剛強堅韌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