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賈樟柯,戴錦華老師的嘴裡的那個“可能是中國現代導演裡最後的一位電影詩人”,從《天註定》開始,到《江湖兒女》,讓我不得不喜歡上了這位導演,剛看了《山河故人》和《三峽好人》,大約對賈樟柯的電影宇宙(或者說電影江湖)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知裡的賈樟柯。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賈樟柯歲數不大,卻已經有八部電影入圍過世界A類電影節,有的導演一生只拍一個題材。

比如肯·洛奇窮盡一生在為英國底層人民奔走相告;

比如哈內克反反覆覆抨擊中產階級的浮華與偽善;

比如韋斯·安德森,年過四十還是一身活潑的孩子氣。

賈樟柯,從早期的畢業作品《小武》,到今天戛納嫡系的《江湖兒女》,他的作品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人對時代變遷的排異反應。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縱觀這些電影,我們能野蠻地揪出共同元素:

被現代化拋棄的家鄉、聒噪卻入耳的流行音樂、身體和精神無處安放的人群、隱喻極強的動物、毫不拖沓的暴力畫面、以及賈樟柯心中的俠士。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這麼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也好,鄉音無改也罷,這些包含著殺戮、離別、變遷、重聚的片段,湊成了他的電影宇宙。這種把小人物投注到大時代的方式,用賈樟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約故人相見,看山河不變”。

這句話,可以概括為賈樟柯電影的江湖觀。今天我們就用《江湖兒女》來看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女主永遠是萬年不變的趙濤,在“拍老婆”的問題上,賈樟柯可以跟姜文盤腿兒喝一壺了。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而男主就新鮮了。

主演啟用了廖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畢竟這位不走流量路線的演技派是好劇本的保障,八字鬍後面刻在臉上的法令紋,也有濃濃的江湖氣。

如果仔細想,這片子似乎只能找廖凡來演。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裡那個享受犯罪本身的性敲詐犯;

《綠帽子》裡那個“連愛都不怕,更不怕死”的被綠少年;

《白日焰火》裡一生揹負情感十字架的警察張自立。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廖凡的作品,給人一種“從群眾中來,卻讓群眾嚮往”的印象。

不知道這種印象,與賈樟柯印象中的江湖,是否匹配。

幾位男配角多少有些不著調,懟天懟地的小鋼炮、被喜劇耽誤了的徐崢、死在青春片上的張一白、常年居於幕後的刁亦男、還有那位不知道怎麼形容的丁嘉麗……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跟《山河故人》一樣,故事依舊分為三個時間節點分別講述。。。

起:2001年,以煤礦為支柱產業的山西大同開始走下坡路;

年輕情侶斌哥和巧巧,也遭遇了人生的一記悶棍,在一次鬥毆事件中雙雙入獄。

這一蹲,四年過去了。

承:2005年,出獄後的巧巧尋不著斌哥,聽人說在重慶奉節,於是乘船南下尋找;

轉:途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故人時,卻發現早已同床異夢,巧巧無奈返程。

合:2018年,返鄉的斌哥已經不敢承認眼前就是大同,儘管時過境遷,但土生土長的斌哥依舊找到了不變的東西……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大概知道這個劇情後,便能理解《江湖兒女》對賈樟柯宇宙的整合作用了。

跨越三個時間點,跨越山西重慶兩個地點,主題依舊是保持了賈樟柯對時間、空間的思考;

失足熱血青年,不難看到“小偷小武”的影子;

南下找舊愛,跟《三峽好人》裡趙濤遠望長江如出一轍;

槍支、酒精、江湖,又像極了《天註定》裡面的“俠客們”。

還沒看過電影的觀眾,很容易把片子想成一部“記憶拼盤”或是自我重複,但賈樟柯意不在此。用批判的態度去呈現“近鄉情怯”,本身就是一個含混且自相矛盾的行為,電影中的江湖,一定有未曾挖掘出來的新意。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或許,沒看過電影的觀眾能從爆出的片段中窺見這種深意。

這支1分05秒的影片是段喝酒的長鏡頭。

主要交代的內容,是一夥人在KTV喝白酒。

原本簡單的情節,在賈樟柯的鏡頭下充滿了滿滿的儀式感和文化烙印。

最先,是擺在桌面上的六瓶白酒,依次是——

山西汾酒、貴州茅臺、四川五糧液、四川郎酒、宿遷洋河大麴、瀘州特曲。

酒桌上有句話,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六瓶酒,代表著六個地域的精華,如今大家平起平坐,來到一個檯面上。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接下來,趙濤用極具年代感的鐵臉盆,將六瓶酒收集到一起。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呃,看上去挺有範兒,但在酒鬼眼裡,這種摻著喝的方式,實在是太糟蹋酒了。

鐵盆代表著傳統,倒酒意味著交融。

這份情誼來自五湖四海,這份感情植根於堅守的執念。

廖凡帶頭:走一個,且將生活一飲而盡。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極其簡單的一場戲,就能看出賈樟柯的大師手筆,KTV盛放了現代人的身體,舊鐵盆盛放了現代人的情感;各自引以為傲的白酒,終將匯聚成一股清流。

從這場戲能看出賈樟柯的江湖中,俠客是坦蕩的,正義是永存的。

我願意相信,戴著墨鏡瞅著雪茄的賈樟柯,並非作秀,而是真性情。

早在前年的《十三邀》,許知遠帶著攝製組遠赴山西採訪賈樟柯,後者彼時正在“休整期”,每天喝喝茶打打球,看似閒雲野鶴,其實心潮澎湃。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他自稱“我開始變成一個天體物理學家”,對達成共識越來越沒有興趣。

在談到作品的共性時,賈樟柯從未覺得在自我重複。

“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得益於一種積累”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他不願做一個作品相互關聯、社會效應不斷疊加的導演。

許知遠反噎:可是你的作品恰恰有一種連續性。

賈樟柯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我還沒有切斷與現實生活的關聯。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言外之意,一個人的成長必定受以往生活的影響,而他傳達出的觀點,卻總是可以蘊含新意。

對於作品的反響,賈樟柯丟擲了非常雲淡風輕的一句話——

從《江湖兒女》裡看賈樟柯的電影江湖

是啊。

從影迷角度來說,如果沒有私心珍藏的幾部爛片,那電影品位豈不太庸俗了?

而對成人而言,如果處處跟隨主流,做眾人眼裡的好好先生,也未免太不瀟灑。

這期節目介於《山河故人》與《江湖兒女》檔期中間,既是賈樟柯的自我總結,也是為今後設定的目標。如果賈樟柯所言不虛,新作品可以挖掘的意義和價值實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