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國產電影保護月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這不,首位口碑票房的雙料贏家,也已經悄無聲息的誕生。

未播先火、口碑爆棚、票房高開。

如果你最近刷到上面這些詞,大概說的正是這部——

《我不是藥神》

宣發不聲不響,直接上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這還不算,6月30號影片就開始大規模點映。這是發行方發出的一個訊號:

《我不是藥神》,要靠口碑打硬仗。

從電影節造勢,到大規模點映口碑發酵,讓作品直接接受觀眾的檢驗。只能說,《我不是藥神》真的有底氣。而在點映開始之後,不出所料,票房與口碑齊飆。

據說院線場場爆滿。截止到7月3日,點映票房輕鬆過億,股票已近漲停。

豆瓣評分,在7月4日也已爆出了9分的高分。文牧野執導,徐崢甯浩聯合監製。細細數來,這已經是徐崢和甯浩的第五次合作了。而每一次,他們都會給市場和觀眾帶來驚喜。影片

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即所謂的“陸勇事件”。

電影中,程勇(徐崢飾)本是一個售賣保健品的商販。面對父親病重,與前妻爭奪孩子撫養權的窘迫局面。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窮困潦倒的他,甚至連店鋪的房租都交不起。如同許多普通人一樣。對著一地雞毛,承擔生活的重壓。在一次偶然中,程勇結識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王傳君飾)。呂受益告訴他,白血病患者的進口抗癌藥“格列寧”價格昂貴,許多人根本買不起。迫於生活壓力的程勇思量再三,同意了。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

他不僅一夜暴富,還被許多因他得救的病人稱為“藥神”。

在真實接觸到患者群體後,程勇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著變化。最初的他,只是為了發一筆橫財,卻在面對白血病患者真實的生存狀況時無法不為之動容。漸漸地,他從“為錢賣藥”,變為“為人賣藥”。而印度格列寧的售價也從五千降到五百。

賣藥已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救人。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哪怕賠的傾家蕩產,哪怕面臨牢獄之災。只要還能救更多的人,他就會去做。到這裡,電影的主題顯露無疑。

在徐崢邋遢的外表之下,閃爍著的是人道主義的光輝。這正是電影能“立得住”的核心原因。

而《我不是藥神》突破了這一國產型別片魔咒。不迷信套路,不堆積元素。

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真實。

以現實生活為藍本,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敘述。這一點,其實很類似韓國電影。在韓國,有這樣一批電影。他們最擅長把現實的沉重轉化為優秀的銀幕影視。

於是,就誕生了一批“超越電影的電影”

。這些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早已超出了“口碑”、“票房”的討論範疇。他們能做到更偉大的事——

改變世界。

比如《熔爐》、《素媛》、《辯護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任何文學作品想要步入經典行列,核心上都要植根現實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立足現實,呈現真實,

是《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基礎。在上映前,這部電影曾臨時改名。名字從《印度藥神》改為《我不是藥神》。這一改動十分成功。除了商業角度的考慮,新名字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另一個暗號——

解構。

年度第一國產片?這部電影憑什麼被刷屏

我不是藥神,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只想要平凡的活下去。在電影中,程勇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救世主”形象。甚至於,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自私市儈,喜好使用暴力。和妻子吵架,二話不說動手打人。有人搶藥,他從患者手裡一粒粒逼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