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既做好母親,又不失去自我,才能活出個性。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好媽媽”標籤

以前聽學校的老師說,如果讓孩子們以《我的媽媽》為題寫作文,寫出來的內容會大同小異,差不多都是:“我的媽媽非常溫柔、大方、美麗、和藹”之類的語句。但如果題目換成《我的爸爸》,就會寫出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來。

也就是說,一說起母親,就沒有她們原來的名字了,好像就只是誰誰誰的“媽媽”,再沒有其他任何關於她自身的什麼內容,而只是個“媽媽”。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從古至今,女性似乎被決定了只能扮演“母親”這一種角色。從孩子們的作文裡也能看出,“母親”有一個可以說是絕對的、唯一的形象。而這個形象過於強大,破壞了女性應有的個性。大家都認為:“你不這樣就不是一個好媽媽。”歷史上一直把這種觀念強加於女性頭上,完全壓抑了女性的自我發展和個性釋放。

而且,我們一直以來過於強調母性積極的一面。誰都知道,世界上不存在什麼絕對的好東西,仔細想想,任何事物都會有它好的一面,也都會有它不好的一面,母性也一樣。但是,中國是一個強調母性的社會,很難看到母性不好的一面,所以說起“母親”,就一定得是“好母親”。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女人反感“母性”?

現代女性如果想要擺脫傳統的束縛,活出自己來,就不得不在某一方面拒絕母性。她們認為只要被貼上那張“媽媽”的標籤,“我”這個個人就失去意義,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因此說什麼也不能被捲進去。這麼想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女性當中依然有很多人,還像無數的傳統女性一樣,快樂地做著自己的“好媽媽”。但現代女性都明白自己不只有這一種生活方式可供選擇,因此那些希望做一個非傳統母親的人,一提起“母性”就有些反感。她們看不到母性好的一面,只覺得那是一種向自己襲來的“破壞自己”的可怕東西。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女人對“母性”的這種反感趨向,非常遺憾地說,走得有些過頭了。她們甚至把能夠做母親這樣難得的歡樂都一股腦兒地扔了,因此也就看不到養育孩子所帶來的樂趣。現代女人的母性過於軟弱,幾乎沒有什麼“泥土”氣息,或者說和“土地”的聯絡太不緊密。當然,“土地”這個東西,和“母親”這個概念聯絡在一起,就有巨大的能量吞沒人的個性。但想一想我們將來都是要歸化為“土地”的,所以可以說人和泥土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

母親和“土地”缺乏了感情,孩子就難以在與母親之間體會到“一體感”。對孩子來說,和母親之間的聯絡,是最最重要的事,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動物性本能,以及更深層的東西。如果沒有充分體驗到和母親之間的“一體感”,以後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棘手的問題。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比重就是個性

但是對女人來說,既保持作為獨立女性的個性,又做好母親角色所要求的共性,確實很困難。但如何在做好母親的同時活出自我,對任何一個女性來說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做母親和做自己不是勢不兩立的,與其權衡在這兩個當中挑選哪一個,不如想辦法在這兩者中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把自己放在這兩者中間的什麼位置,這兩者各佔多少比重,正是你這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個性表現。

在這個“活出自我”的過程中,女性需要共同生活的男性給予她足夠的理解和必要的協助。如果女方生了孩子,徹徹底底地體現著她的母性,對於男性來講,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以前,男人往往逃避家庭責任,把養育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推給母親,但往後還總這麼逃避,家庭是會出現問題的。

順便提一下,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做媽媽的拼了命地不願意因只做一個母親而淹沒了自己的個性,但同時卻希望自已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個性的、聽話的“乖孩子”。

我很擔心做了媽媽以後,就會失去自我,該怎麼辦

這簡直不可思議!要回頭想想,孩子跟媽媽一樣,也想活出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