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另一個角度來聊聊房地產未來的發展

當你跳開一城一地的約束,你會發現,住房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也就中國少數熱點城市。

引發最多焦慮的幾個一線城市的一波房地產價格暴漲,其實時間線跟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發展脈絡出奇一致的相似。

在抱怨之前,能不能先看看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發達的網際網路其實是一個對資源極度集權中心化的工具。

打個比方,你是一個十八線鄉鎮的農民,可能在十幾年以前,只要你安心在家務農,你的生產消費,一切由此產生的GDP,是按照傳統的中國行政組織模式層層分配的。

比如你買了一包泡麵,這包面是不可能直接由生產方送到你手上的,中間要經過各級代理商,一層層分派到你手中,在完成一次消費以後,所有的中間換節都獲利了,這部分利潤當然透過各種方式留在所在地。

但是便捷的網路出現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在淘寶出現之前,杭州有那麼多網紅雲集嗎?

為啥從前在西安開實體店開得好好的薇婭,最後就跑到杭州開起了直播間?

老百姓的消費和需求當然是增長的,但你問下,這些所謂的頭部們,吸納財富的力量又是普通人的多少倍?

當平臺形成一種趨勢以後,哪怕是一個十八線小村子裡的人都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源源不斷的向平臺們貢獻收入。

即便你保守,堅持在本地購物,但現在無線支付很方便啊,掃碼叮咚一下,提現是要手續費的,那麼無論遠隔千山萬水,總有收入被那些中心地方給吸收了。

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平臺經濟密集的城市產生一種非常規的虹吸效應。

每年過年的時候,都能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寫回家鄉的見聞,總之小城鎮越來越蕭條了。

所以明明GDP在持續增長,為啥小城鎮卻在持續失血呢?

再拿一個某滴來舉例。

本來小城鎮裡有一些黑車和一些正規計程車,有了某滴以後,這些原本的黑車成了滴滴司機了,每個司機的收入裡,照例往千里之外的杭州總部繳納20%-30%的份子錢,那麼本地存留不就少了?

因為大量黑車成滴滴了,正規的計程車生意自然就下滑了,本來賣得很好的計程車牌照也就賣不出價格了,這就導致一條線上的集體蕭條。

反過來又會影響到本地其他行業,彼此互相糾葛著集體失血。

算了,我還是不去舉淘寶的例子吧,工商業的稅收下滑,本地做生意變得不賺錢,財源沒了,開支還在,可不就更依賴土地財政?

再看那些被平臺供養的大城市裡,其實也一樣很多問題。

從平臺經濟火爆以後,平臺自動會去從全國體系裡去掐尖,這些尖尖們自然也只會去那些更容易對接平臺資源的頭部城市。

而這種聚集效應的結果就是讓投資地產變得非常賺錢,因為買房子你只需要看頂層人群的承受力,而新供應量和新增的頂層需求之間是不匹配的,其結果就是所謂的稀缺資源被從全國範圍內篩選出的頂層人群篩選。

所以結果就擺在那裡,一線城市在魔力加持之下,變得對青年置業者越來越不友好了。

因為你的競爭對手不是你身邊能看到的那些普通人,人家的盈利模式跟你完全是兩個路線,你覺得你很努力,但有些次元壁不是你的那點努力能打破的,除非你天賦異稟,問題是,如果真的天賦過人你就已經是上層群體的一員,還用得著抱怨嗎?

這種篩選模式之下,既公平也不公平,公平的一點在於,你以為你的能力和努力跟別人其實沒法比的,不公平的一點在於,最後造成了這種篩選模式,真不該讓普通人來承擔。

所以有人一咬牙,覺得還不如回去拉倒。

但正如我說的那樣,超級大城市這種抽血方式的結果就是,高薪職位高度集中,你哪怕是去一些還不錯的省會,在工作機會面前,也會被壓得懷疑人生。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在上海工作的人回武漢求職的經歷,從月薪3W+到底薪2500的條件,你怎麼選?

巨頭平臺們現在玩的一套榨取方式,35+基本都沒有機會,當然35歲你能爬上大佬的位置,機會還是大大的有,但這又是篩選,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沒那個能力的。

城市如同一個冰冷又巨大的榨汁機,你的青春在這裡滾了一圈,被榨乾以後,被城市拋棄。

動不動就看到網上騷情人在那裡哀嘆:留不下的城市,回不了的家鄉。

所以這不是黑心房地產商的問題,也不是哄抬地價的問題。

只要能賣高價,你覺得雙鴨山的房東會那麼傻一兩萬塊往外甩賣房子嗎?

你以為地方政府不希望自己這裡的土地隨便拍賣一下就能賣萬把塊一個平方嗎?

有一句話叫安居樂業。

你沒有產業支援,不能形成大量的高薪就業機會,你怎麼能吸引人來安居?

所有的人都往那幾個中心城市擠,那都是拔尖的那一撥,按照市場規律,你怎麼可能把房價給降下來?

所以現在房地產調控一線城市控制不準漲,小地方是控制不準跌,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說白了,小地方真的是房住不炒了,早就沒有流動性了,跌了難道能賣得動嗎?

所以問題在哪裡呢?只要讓這種經濟模式繼續,大城市持續吸血,小地方持續失血,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都無法遏制房價的兩極分化。

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去平臺的中心化。

比如滴滴,一個本地排程中心真的有那麼難建設嗎?本地車本地管理,本地提成,維護本地交通秩序,不需要華爾街過來指指點點的,難道地方上連個計程車都管不了?

張捷老師2016年寫過一篇曾被全網封殺的《從網約車談田氏代齊式的和平演變 》,現在滴滴出事了,總算是聲音被放出來了。

不說和平演變那麼重的話,平臺式的壟斷在破壞經濟的均衡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吧。

財富要分佈化,多一些中小企業,中小平臺,做分散式的服務,有利於分散就業。

假如把深圳這許多高薪職位,分散到一些中小城市裡,深圳的房價還會這麼可怕嗎?

我之前看韓國的統計資料,人口和經濟高度集中在首爾圈,這房價神仙來也按不住啊,人都來了,那就是狹窄區域裡的競標居住權,價高者得,這才是市場行為。

你別說新加坡組屋能成功,人家就那麼多人,也不是移民國家,沒有新增流動性壓力,讓深圳學新加坡,你學得了嗎?解決了幾百萬,還能給你再來幾百萬,個個都是精英,你說誰該留,誰該走?

韓國的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因為韓國舉國經濟靠財閥體系,高度集中,真要把它給打分散了,一個小國經濟就有可能徹底垮掉了。

但中國不一樣啊,大國之大,在於戰略縱深,在於體制優勢。

現在央企在往地方上搬遷,三峽集團是第一個,肯定不可能是最後一個。

新的央企在建成,一些被平臺拿走的,本來應該屬於政府管理功能有望從某些平臺手中收回。

其實你看最近一波房價上漲,北京並沒有跟上,沒有人想過其中的道理嗎?

所以現在所謂的核心房地產資產真的未來還是嗎?

今天你手拿一堆熱點核心城市的房產,真的能抗的住通脹嗎?

僅從房住不炒的角度來看一些所謂喪失了流動性的四五線城市。

如果你只考慮居住功能,真在意它的流動性嗎?未必你買車,還考慮賣二手車的價格?

小城市的問題是樂業很難解決,就業過分集中在中心城市,說白了,還是所謂的平臺中介類的機構吸血太多,如果能遏制,並能透過宏觀調控的手段往一些二三四線城市轉移呢?

一箇中心大城市跟一片活躍中小城市叢集,究竟是哪種佈局有利於共同富裕?

僅從居住功能角度考慮,真的,還是中小城市更適合人居,大城市病誰都頭疼。

所以對未來,也不妨樂觀一點,別輕易做個躺平青年,該奮鬥還得奮鬥,機會會有的,躺著肯定啥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