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流浪地球》電影觀感及雜談

作為一個80後,在中學時代開始看《科幻世界》雜誌,但並沒有那麼迷,直到讀到《地火》。當時就感覺觸動心靈的震撼,但還沒注意到具體作者,接著又讀到了《流浪地球》,不長但震撼依舊,然後是《鄉村教師》。《鄉村教師》在我心中印象最深刻,因為那時高三臨近考試,像《科幻世界》這樣的閒書只能偷著看,那碳基生命與矽基生命的銀河系戰爭與中國山村一個代課鄉村教師的巨大反差讓我欲罷不能,那本雜誌被我藏在一堆練習冊下趁父母不注意時抽出一點一點看完。正是這三部作品讓我成為“磁鐵”,現在回頭看大劉的作品,99-2001年這三部作品形成了他獨有的風格。

回到《流浪地球》,我不是原著黨,畢竟電影不是小說,一方面作為一個商業電影需要衝突的設計、合理分佈一個個小高潮來始終抓住觀眾的眼球;另一方面作為影像的藝術,如何將小說中震懾人心的描寫轉化為同樣震撼的畫面也是對電影製作者的極大考驗。從我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說,2個多小時的電影,在前期和中間劇情有些拖沓,缺少小高潮的設計,節奏感有些欠缺,後面高潮部分很燃,就是趙今麥(飾演韓朵朵)小朋友的演講有點尬。畫面很震撼,特別是地球進入木星引力範圍後兩顆行星之間引力的相互影響形成的一條塵埃通道。木星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我一直對它心懷恐懼,它那個詭異的“大眼睛”是三個地球大的風暴,它斑斕的條狀色彩是這顆氣體行星急速自轉帶來的狂暴氣流。木星簡直就是伊藤潤二筆下的《魔星》本體啊。木星讓我記憶深刻是因為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的相撞事件,那是一次新聞媒體與天文愛好者的狂歡,全球的追蹤報道讓我們見識到了木星的巨大以及彗星碰撞的巨大威力。木星也是影視作品的常客,比如科幻經典《2001環遊太空》,就是黑色石碑引領著人類來到木星軌道,最後木星完成升級變成第二個太陽。還有我想吐槽的電影《木星上行》(Jupiter ascending),這中文名是誰翻譯的,看過電影內容沒,這裡jupiter是女主角的名字,ascend繼承或者崛起,結合劇情女主角繼承了地球,怎麼也該翻譯成朱位元的遺產或朱位元的崛起才對吧。好吧好吧扯遠了。但在大螢幕上看到巨大的木星在天空升起,那種震撼、壓抑、恐懼感是極為強烈的。

討論一下流浪地球的電影劇情與原著。

原著中主角或者說是敘述者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根本沒見過星星以及春秋冬,地球在剎車時代用40多年時間停止自轉並透過15次加速公轉甩離繞日軌道開始逃逸時代。逃逸時代早期地球一半將只有白天而另一半將只有黑夜,因為地球發動機需要堅實的地殼支援,所以大部分建在最大的歐亞大陸板塊。在發動機附近氣溫不會很低因為巨大的發動機本身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地球要離開太陽系只靠地球發動機的動力無法成功,必須經過木星的引力加速,將地球再甩一把,才能使地球獲得足夠飛出太陽引力的速度。在外太空再用地球發動機加速,這時才是流浪地球時代。很多人疑問,月亮呢?在原著中月亮帶不走,人們在月球上也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把它推走了,以免在地球加速時相撞。我開始以為電影會重點展現剎車時代或是逃逸時代早期,因為在原著中剎車時代的各種災害以及環境的急劇變化著墨比較多,可以拍成不錯的災難片。但電影選擇的是經過木星的危機,原著中經過木星是仔細計算好的,並沒有嚴重危機出現,這是這部電影的原創劇情了。

電影人物設定上,父子關係緊張、中間加上個姥爺潤滑,這是此類電影的老套路了,兒子一開始都是要叛逆,然後經過一番磨難變得成熟,最後父親要犧牲自己,兒子理解了父親以後自己頂起一片天,所以看到吳京飾演的劉培強第一眼就知道,他死定了。空間站的角色一定要有俄國老毛子,而且一定是藏著伏特加。救援隊李光潔飾演的王磊這種正氣凌然的隊長一般也是要犧牲的,其他救援隊員剛子展現人性光輝,還一定要有扛著六管加特林的壯漢,女漢子也必不可少,先是怕死關鍵時刻又能犧牲自己教育晚輩的老技工,再加上插科打諢的技術人員和純搞笑角色,好萊塢末日科幻片的基本角色一應俱全。當濟南、濟寧一個個熟悉的地名出現在銀幕上,讓身為山東人的我有一種帶入感,特別是在濟寧站製片人龔格爾飾演的角色一張口的濟寧話,直接讓我想起了大學同學。

從電影服裝道具技術層面上,這真的是中國科幻電影重工業的開山之作了。從大到空間站、地球發動機小到個人裝具真的超出了我的預期。空間站那段戲直追《地心引力》啊,小細節可能仍有不足,但喬治克魯尼在失重狀態下不一樣髮型不亂嘛。冰封的北京和上海有著《後天》的感覺。個人裝具質感十足,加特林從身後轉到身前,給人一種星際機槍兵的感覺讓人熱血沸騰,在彈殼飛洩下打通大廈出口,最後又向著木星發洩射擊,致敬布魯斯威利斯的《絕世天劫》。

最後木星危機的解決方案是點燃木星氫氣與地球氧氣的混合氣體,用氣爆將地球吹出木星的洛希極限範圍。這個點子讓我想到大劉的另一部作品《全頻帶阻塞干擾》,在這部小說裡中國與北約發生戰爭,敵人在塘沽登陸,面對敵人的電子戰優勢,中國宇航員駕駛太陽探測器“萬年炎帝號”衝向太陽製造太陽耀斑造成地球全頻帶阻塞干擾,為中國軍隊反擊創造條件。

很多人評價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國特色的科幻電影,比如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以及不同於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個人英雄主義,我們的救援是飽和式救援,不是所有希望都在主角身上,赤道發動機就是別的隊伍先救援的。吳京在空間站也不是自己的小組在單獨努力,可以看到其他出口也有人在爆破。最後也並不是只有那一臺赤道發動機在集中發射能量。但我想說的是這其實是這部電影為了劇情甚至對國外市場的妥協,真要是完全中國特色根本沒有電影最後那些悲觀絕望得不到幫助。有中共黨員和中國軍人那種犧牲都不叫事,中共黨員和中國軍人都只知道任務是什麼,不會問代價是什麼,中國人念家但不缺乏犧牲精神。

最後說說大劉的作品。大劉有大量的中短篇作品,還有《球狀閃電》、《三體》系列這樣的長篇。大劉的突然爆紅是因為《三體》第一部獲得了號稱科幻界奧斯卡的雨果獎,並受到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一堆國內知名企業家的追捧。2016年郝景芳的《北京摺疊》也獲得了雨果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在我看來除了作品本身的質量外,很大程度上展現了西方的傲慢或是他們希望看到的中國。從內容上看《三體》第二部及第三部比第一部要好很多很多,但第一部有西方喜聞樂見的“文革”;同樣《北京摺疊》,在創意上並沒有多少新奇之處,西方人喜歡是因為它描述了一個階層分化對立的北京,那是西方人想看到的未來北京、未來中國。流浪地球電影中空間站的人工智慧莫斯最後說“讓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一個奢求”,在原著中這話是在“大叛亂”中堅持到最後的五千名技術人員臨死前說的,“我們理解所有的人,因為在已經進行了四十代人、還要延續一百代人的艱難奮鬥中,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個奢求”。大劉的作品就是這樣,除了宇宙背景的宏大敘事或是上升到物理規則的科學幻想還有對人類社會心理的分析與科學幻想。對人類社會在各種極端壓力下可能產生的歷史走向以及社會心理變化的科學幻想,對人性與文明的思考。比如《三體》裡那一句,“到底是給文明以歲月還是給歲月以文明”。

最後期待流浪地球可以再接再厲,可以再拍,或是科幻迷們共同期待的《三體》走上大銀幕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