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致鬱的電影。我所在的影院座無虛席,嘆息聲卻也不絕於耳。伴隨著鋼琴師每一次不下船的選擇,人們都無比揪心。當愛情的春天來臨時、當存亡的命運逼他逃離時,你想著:這回他總該下船了吧?然而他還是沒有。

為什麼男主總也不下船,甚至走上絕路?有人說,因為他沒有身份,無法適應城市。有人認為,這就是天才,他們伴隨著宿命般的偏執。也有人說,他對鋼琴的愛已忘乎所以,所以容不下別物。

但無一例外的是,在末尾聽著男主的長時間獨白時,每個人都像坐在他對面的那個小號手那樣,緘默無言。想象中,費盡心思尋找男主的小號手理應極力勸說,甚至搖晃他的肩膀,想一語驚醒夢中人,然後帶他離開。但故事沒有這樣合理進行,聽著他訴說不能離開的理由,我們理性上覺得荒謬、本性上竟無法否認什麼。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男主面臨兩次下船的機會,然而他並未選擇離開

信手拈來的姓名,和他不被重視的人生

男主名叫1900,這是一個信手拈來的名字,船上的一個煤炭工發現了他,雖然他的膚色和那些煤炭工人代表著不同的出身,但被遺棄的命運使他獲得了工人的同情,他們把他撫養長大。沒受過教育的黑人不懂得如何給他起名字,於是他說,既然這是一個世紀糟糕的開頭,和你糟糕的由來一樣,不然你就叫這個名字吧,1900。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燒煤炭的工人給他取名1900

男主以這個象徵糟糕年份的姓名,過著他不被重視的人生。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了他在音樂上的天才。當他循著遊輪上的音樂走上甲板,彷彿受到直覺指引一般坐到了鋼琴座上,碰到琴鍵的那一刻,像是背誦已久的旋律流淌至指尖。從此,他成為了遊輪演奏團隊的招牌。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男主對音樂的感悟與生俱來

不帶任何動機的演奏,是身為天才的本能

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看這部傳記性電影時,我更牽掛的是男主的前途。我期待1900的命運發生轉機。因為在我看來他是孤獨的、淒涼的,而他橫溢的才華理應為他帶來些什麼。一個天才,只能與自己對話、與琴鍵交流,日復一日地望著大海……假設我是一個天才,也不會不期待自己閃閃發光的時刻。還記得小時候,每每因為成績而失望,我媽總是用“金子總會發光的”類似句式安慰我。母親的心態大抵如此,她總是比你更珍重你的才華。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男主日復一日眺望著無邊的海洋

但1900不一樣,沒有人教他珍重他的才華。

在黑人養父意外離世後,就沒有別人將他視若己出,自然也沒有人告訴他,對於滿腹才華的人而言,更聰明的做法是用才華來安身立命,甚至用它來賺得盆滿缽滿。

也正是因為沒有其他的動機,1900可以更忘我地演奏。他不遵循樂隊合奏,常常即興而起,隨著遊輪上來往群眾的各色神態產生想象,用音樂將他們形容得惟妙惟肖。面對聞名而來的爵士家發起的挑戰,他不起任何鬥志、消極應對,直到第三回合裡他從對方的快手彈奏聽出了趣味,因而以一曲令人眼花繚亂的激情演出以“回報”對方的拋磚引玉,最終讓自大的爵士家逃出了那艘遊輪。他不僅fuck the regulation,甚至敢fuck the jazz。

這並不是因為他恃才傲物,而是他對鋼琴以外的一切沒有任何概念,不產生任何在乎。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男主面對爵士家的消極應戰

當愛的慾望開始發酵,他感到擁有鋼琴並不足夠

這是他的經歷使然,從小眺望著海洋長大的他,活在自己的孤獨裡,活在鶯歌燕舞背景下的獨奏裡

。他對自己的前途、對娶妻生子般的世俗生活,談不上迷茫,因為他連迷茫都沒有。

在他的純粹世界裡,一貫只有音樂的存在。

這樣的無所在乎讓所有關心或不關心他的人都頭疼不已,唱片公司的人特意來錄音卻被毀約而打道回府,他漠然地看著那些工具,只好奇音響“疼不疼”。他唯一的摯友小號手告訴他去設想未來,他說我們都會有自己的家庭,你有老婆和孩子,我想和你在城市裡並肩坐著,享受著各自功成名就後的愜意聊天,那時不再有孤獨只有淡然,他露出漠然的表情,彷彿在聽一個外星故事。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摯友小號手告訴他未來的美好設想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同樣不願離船的落魄漢,他不像聽他演奏的其他觀眾,上一秒還沉浸在鋼琴曲裡,一聽到“抵達紐約”時一鬨而散。這個男人訴說著自己在城市裡的悲慘,並且告訴他只有從對岸眺望大海,才會感到廣闊無盡(immense)。

這個詞“immense”讓1900產生了執著,這是他第一次對外界感到熠熠生輝。

不是因為城市的光彩繁榮,而是因為對“immense”的嚮往,他真正好奇的是,有什麼能比鋼琴給我帶來的自由更廣闊。

命運的第二次轉折,是讓這個“immense”發酵的時刻,那一次,落魄漢的女兒也碰巧登上了船。純粹的1900愛上了同樣純粹的少女。他的心裡產生了愛慾。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慾望”。此前,他只擁有音樂,音樂是他的唯一需要,如同生活作息一般自然。但在遇到少女後,他的情慾開始萌芽,雖然對他而言,情慾的種子盛開得較晚,但卻燃燒得很熱烈。在衝動下,他溜去了女士艙房,並且偷偷親吻了少女。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遇到女孩的那一刻,他心中的情慾之火點燃

慾望對一個人的刺激超過他所能掌控的。尤其在他知道女孩就是那位落魄男的女兒時,他心底對“immense”的渴望更加強烈。這一次,他做了離開這座船的決定,他要去追隨那個他朝思暮想的女孩。

與懦弱和偏執無關,而是他純粹得只剩下演奏

為什麼故事不能在這裡戛然而止呢?天才有愛慾,這是人之常情,並不會讓人們失望。人們巴不得有人來拯救孤獨落魄的天才。我們只會為他祝福。去吧,城市裡有更好的生活。你可以和愛的人在一起,你們擁抱、親吻、暢所欲言,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勝過你在船上看到的千篇一律。

但當他走到半路,他猶豫了。他看到高樓大廈、橫七豎八的街區,他看到那些煙囪和電線,霎那間他改變了主意。我們看著他走回去,心裡無法接受這個冰冷的事實。我突然覺得他懦弱、偏執,甚至有點低能,大抵人們都瞧不上對愛畏手畏腳的人。明明你已經覺醒了,為何又返回?難道是因為離不開舒適區?這讓我聯想到《肖申克的救贖》裡那個即將出獄,卻因害怕面對外面世界而在監獄裡終結生命的囚犯。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面對高樓林立,他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但1900和囚犯完全不同。他不是因為懦弱和偏執而不敢面對外界,而是因為他太過純粹,純粹得只剩下演奏,除此以外他沒有任何別的需要。他只要演奏,演奏教會他在漂泊的命運中學會喘息、賜予他舒適,這是他幸福與激情的全部來源,也是唯一來源。

他感到只要有鋼琴,就能生存。

還需要別的嗎?不需要了。

慾望和寧靜,哪一個才是你的真實需要?

城市的熱鬧繁榮、燈紅酒綠、或知心或違心的社交,都潛藏著無盡的可能,會有多少人直覺性拒絕?有多少人面對北上廣不產生動心?

在年輕人看來,未知的另一面是無窮遠,那裡佈滿迷人的境界。

這些都是我們想要的,

但它們卻不是我們需要的

1900之所以能跳脫慾望之城的困擾,恰是因為他從沒有下過船,沒有登上過陸地,他腦海中的天空之城就是在船上彈鋼琴。他並不是沒有紛繁複雜的慾望,而是他連慾望的種子都沒有過。

當他離開船的那一刻,他發現,想要的終究沒有打敗他需要的。

他的情慾其實微不足道。在他所需要的天堂面前,慾望難覓一席之地。

《海上鋼琴師》:你“想要”的並非你“需要”的,可我們總是選錯

在需要的天堂面前,慾望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常把自己想要誤認為是自己需要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就像1900說的,他看到城市的時候,發現這麼多條街道與樓層,他不知如何選擇。這句話讓每個城市人感同身受,城市裡的多項選擇讓我們迷失本心。但琴鍵不同,琴鍵是有限的才能創造出無窮的想象力。

我們追逐的那些光鮮的、榮耀的人生,統統不是我們需要的,需要的本質是一種心靈的安定,一種平靜的歸屬感,而我們常常忘了這個本質。

對1900而言,心靈的安定,只要一架鋼琴就夠了。

那麼你呢?想一想你需要的是什麼,是否值得為了你想要的而放棄你的真實所需。

圖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