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武夷山的巖茶製作,是清康熙後期逐步形成的烏龍茶製作工藝,茶品以“巖骨花香”為特色。巖骨花香是武夷山茶品飲時,茶湯滋味醇厚、鮮爽持久,香氣馥郁、幽香清遠,有“山之骨,花之韻”的意境。武夷山茶發展到民國,已經很多外銷至廣州、潮汕、香港和東南亞一帶。據林馥泉先生統計,民國全盛時期,武夷山茶廠有一百三十多家,茶莊不下六十家。眾多茶莊以方言區域劃分幫派,潮汕方言的組成“潮汕幫”,廣州方言的組成“廣東幫”。茶莊採購初製茶,進行挑揀、焙火等加工精製後,包裝銷售。建國後七十年代,武夷山茶場收歸國營,加上三年自然災害,茶葉產量劇減,改革開放後,武夷山茶才得以恢復快速發展。現在一些老茶藏家珍藏的武夷山老茶,有少量是民國時期當年外銷的“僑銷茶”,數量稍多的是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的茶品,以木箱內襯錫紙包裝為主。

早期遺留下來的部分烏龍茶,有些儲存不當,發黴或蟲蛀的,是沒有收藏和品飲價值的。挑選和品鑑陳年老烏龍茶,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

1。察包裝

老烏龍茶如果是有原外包裝的,要仔細察看包裝是否完整,有沒有受到水浸泡或者其它的汙染,判斷茶葉的儲存環境。

2。看幹茶

看看幹茶有沒有黴斑,茶葉有沒有混合其它雜物。老烏龍茶幹茶的顏色一般是介於紅褐色和灰褐色之間,如果發現是漆黑的,那就要小心是否後期做舊的老茶。

3。聞茶味

聞聞老烏龍茶葉有沒有異味和黴味。

4。品茶湯

品嚐茶湯是品鑑老烏龍茶的最重要的方式,好的老茶沖泡後的茶湯不能渾濁,湯色要透亮,滋味不能有黴味和刺激、不舒服的口感。

5。查葉底

正常保留下來的老烏龍茶,沖泡後的葉底應該還是柔軟的,有些年份特別長的,會木質化,但也不會炭化,炭化的大都是後期做舊,焙火焙太過的。

筆者收藏的部分民國以來的武夷山岩茶和茶葉罐:

民國英美茶莊

龍鬚茶

龍鬚茶產自武夷山,形如龍鬚,以五色絲線捆紮成束,生產歷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相傳古時是當地寺廟的廟茶,茶葉從採摘、烘焙到捆綁成型,全由寺廟中的尼姑完成。龍鬚茶製作經過萎凋、長時間的低溫烘乾、多次攤涼回潮和烘焙,茶品介於烘青綠茶和烏龍茶之間。龍鬚茶由於製作精細,頗費工力,利潤不高,六十年代已經停產。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民國英美茶莊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龍鬚茶

民國香港龍德記茶莊

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金圃烏龍

民國香港粵東茶莊

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粵東茶莊金圃烏龍

民國香港天祥茶莊

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天祥茶莊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天祥茶莊金圃烏龍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天祥茶莊金圃烏龍

民國香港和合茶莊

烏龍茶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香港和合茶莊烏龍茶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香港和合茶莊烏龍茶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香港和合茶莊烏龍茶

民國香港英美茶莊

烏龍茶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英美茶莊烏龍茶

歷史上的烏龍茶「續集」

英美茶莊烏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