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甄宓是中山國無極人,生於漢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她的家世顯赫,是東漢時二千石顯官甄邯的後人。她是家中三男五女八個孩子中最小的,在她三歲的時候,父親上蔡縣令甄逸就去世了。

甄宓天性慈孝,對長輩家人極重孝悌友愛之情。甄宓的名聲很快就傳揚開去,不久,就傳到了大軍閥袁紹的耳中。於是他便為次子袁熙向甄家求婚,甄宓就此成了袁家的兒媳婦。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此時的袁紹正是意氣風發,世人都認為他可以唾手而得天下的時候,可謂富矣貴矣。這樁姻緣的締定,似乎正在把甄宓帶向幼年那“貴不可言”的相士預言。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袁家很快就一敗塗地。204年,袁家的大本營鄴城也被曹操父子給攻下了。

就在城破之日,早已對甄宓慕名不已的曹丕迫不及待地闖進了袁府。當他終於看清甄宓姿容的時候,頓時頭暈目眩,連手中的劍都無法握住,任由它“嗆啷”一聲掉在地上。兒子的心事很快就被曹操所瞭解,雖然他對甄宓的才貌雙全也一樣慕名久矣,但是還是擺出了為人父應有的姿態。

不久,甄宓便成了曹丕的妻子。這是一樁不折不扣的姐弟戀,這年,初婚的曹丕17歲,而新寡再嫁的甄宓22歲,而曹植只有12歲。曹丕和甄洛婚後,頗過了一段郎情妾意的恩愛日子。沒幾年工夫,甄洛就為小丈夫生下了長女和長子——也就是後來的東鄉公主與魏明帝曹睿。

在丈夫的面前,她採用了一種先抑後揚的爭寵方法:任何時候都表現得與諸姬謙讓友愛,甚至還常常勸曹丕不要對自己太好,要多與姬妾們親近,也好多生些兒女。隨著年紀的增長,又一鼓作氣生了兩個孩子,原本就比曹丕年長五歲之多的甄洛年華流逝,容貌漸漸不能與曹丕其它年輕漂亮的姬妾相比了。

於是,她將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爭取婆母卞夫人的歡心上面,希望在自己色衰之後還能有婆母做後盾。建安十六年(甄洛三十歲,曹丕二十五歲),曹操帶著卞夫人出征,讓曹丕與甄洛夫婦留守鄴城,出征途中卞夫人染病,留在孟津治療。訊息傳來,甄洛心神不定,堅持要往孟津去為婆母侍疾。

第二年正月,卞夫人隨班師的曹操大軍返回鄴城,甄洛前往迎接。當卞夫人所乘的轎子剛剛出現在遠處,甄洛便已經歡喜得流淚不已了。卞夫人看見兒媳如此模樣,不禁也感動得流下眼淚,拉著甄洛的手說:“你怕我上次生病也會

象從前

那樣反覆難愈嗎?唉,我只不過是偶感不適,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清了。你瞧瞧我的氣色,好得很呢。”

甄洛這次“孝感恪天”的表現,為她掙了不少分數,卞夫人見人就誇:“我那個大兒媳婦,可真是孝順的好孩子啊。”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延康元年(二〇〇年),34歲的曹丕取漢獻帝而代之,是為魏文帝。成為曹魏帝國的帝王之後,曹丕尊封自己的母親卞夫人為皇太后,居永壽宮。

後宮不可無主,甄洛既是曹丕原配妻子,又是曹丕長子長女的生母,更大得婆母卞皇太后的歡心,按照常理,接下來就應該冊封甄洛為皇后了。然而甄洛高估了卞夫人所能(所願)給予的助力,更高估了自己在小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甄洛現在所面對的,是她嫁給曹丕以來,從未有過的冷清淒涼局面。據說,甄洛貌美,更善於修飾。在她所居住的宮室裡,有一條口含赤珠的綠色靈蛇。甄洛每天都留意觀察這條蛇,從它盤曲卷繞的姿態中學習新奇的髮式。因此她的髮型每天都有不同,被稱之為“靈蛇髻”。

然而,再新奇美妙的髮型和姿態,也得有人願意欣賞才能體現出價值。甄洛熟讀史書,自然明白歷代後宮爭寵是怎樣的情形。在這樣的情形下,甄洛寫下了一首抒發哀傷、懷想舊情,怨恨曹丕薄悻的詩作《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從君獨致樂,延年壽千秋。”

曹丕讀詩後惱羞成怒,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六月(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由洛陽派使者前往甄洛獨居的鄴城舊宮,逼她服下了毒酒。冤死之時,甄洛四十歲,負心漢曹丕三十五歲。

曹操見到甄宓後,曾盯著她讚歎道,“真吾兒婦也?”不過這句讚歎是帶問號的,意思是說,真是我兒子的媳婦嗎?心裡卻酸溜溜在想,本來應該是我媳婦啊。要說曹操比他兩個兒子更有機會更早認識甄姬,甄姬曾是袁紹兒媳,曹操早就認識袁紹。

雖然曹操比甄姬大20多歲,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千古傳誦,而且巧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之前也是公公與兒媳婦的關係,唐明皇還比楊貴妃大30多歲,兩人照樣相親相愛。曹操雖然年紀大,但他的魅力是不下於兩個兒子的,甄姬愛上他也有很大可能性。

甄姬年幼喪父,和楊貴妃差不多,說不定有戀父情節,何況也有傳聞說曹操也喜歡甄姬。在甄姬失寵時,卞夫人並沒有出面求情,說不定就是因為曹操和甄姬的曖昧關係,使這位婆婆心生芥蒂。

在公元204年曹植才12歲的小孩子不懂談情說愛,而且曹操極有在之前就認識甄姬,所以甄姬和曹操比甄姬和曹植可能性大,曹操雄才大略,又是老子,就算和兒媳婦有什麼,曹丕也不敢說什麼。

塘上行

【原文】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蒲草長滿了水池,它們的葉子隱約相間。正如你的寬厚正直,不說我也自然知曉。大家都這麼說混淆是非,使你不得不離去。每當想起我們相距這麼遠,我就像沒有丈夫一樣苦苦的思念。一想到你離去時的神情,我的心就像長了結一樣。一想起你那悲傷的表情,我每天晚上都不能入睡。

不要以為有身份有地位,就可以拋棄自己所愛的東西?不要以為魚肉多了,就可以拋棄大蔥和薤菜。不要以為麻枲多了,就可以不要菅草和蒯草了。出去了為什麼又回來,回來了卻又想著再出去。邊疆的風聲使人倍感淒涼,樹被風吹的聲音都是那麼淒涼!從了君以後就要自己讓自己快樂,要好好的活下去。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註釋

①池:池塘。

②離離:繁榮而茂盛的樣子。

③傍:依靠。

④豪賢:豪傑賢達之士。這裡是委婉的說法,指的是曹丕身邊的新寵。

⑤修修:樹木在風中悲鳴的聲音。

【作品鑑賞】

《塘上行》妙手偶得之“巧”、一種極精妙並且濫觴於後世的藝術手法

徐禎卿對《塘上行》的點評雖然有部分中肯之言,但亦存偏頗。“工拙之間,相去無幾”即是失審之言。雖然此言原是作者比較了甄氏的《塘上行》和陳思王的《浮萍篇》之後產生的感嘆,但是,《塘上行》中未經推敲的“拙”並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拙”。相反,卻是一種“巧”、一種妙手偶得之“巧”、一種極精妙並且濫觴於後世的藝術手法。雖然詩人當時是信筆提詩,無意識的首次運用了這一手法,但這也只能說明詩人稟賦高妙、資質過人。若非如此,何以從“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到“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僅僅兩句,便令徐禎卿拍案長嘆,頓生“絕殊”之感。

從現實感況繼而自然景觀,筆法空靈絕妙,兩境交相互動、彼此輝映,使作品的情感衝擊力陡然倍增。這一妙手偶得的神來之句所採用的筆法,在唐初四傑之一王勃的“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中依稀可見。而到了“大曆十才子”之首錢起“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詩句中,則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甄氏首創的這一筆法空靈逸動,佐以錢起的悉心演繹,“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遂成千古絕唱。它既寫出了曲終人杳的惆悵,又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句之絕才驚豔,曾先後被柳永的《河傳》、秦觀的《臨江仙》所沿用。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塘上行》曹丕沒有帶給甄氏多少人間歡樂,反而卻為甄氏帶來無盡的“苦愁”

《塘上行》之妙,盡在結尾三句。前面之所以評此詩“於悲慟傷絕中另生沉致之姿,風采殊絕”,蓋指詩之末句“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依“從君致獨樂”判斷,詩人心目中的主要受眾是她丈夫曹丕。曹丕沒有帶給甄氏多少人間歡樂,反而卻為甄氏帶來無盡的“苦愁”,並且最終竟要因讒而殺妻。

可以說,兩人之間的感情基本不復存在,形同陌路。在此境況下,曹丕賜死甄氏,甄氏對曹丕可能沒有絲毫的怨恨之心嗎?那麼既然如此,甄氏為什麼還要祝福曹丕“延年壽千秋”呢?想必甄氏十分清楚,皇命下達已經是覆水難收,自己即便再祝福他千次萬次,也終究不可能改變被賜死的命運。既然將死,那為什麼還要希望曹丕“延年壽千秋”?從詩人對曹丕長久以來的哀怨之情來看,從將死的被害者對兇手自然的人性態度來體察,結合即將枉死之人極為特殊的至悲心境,只有一種解釋可以成立。那就是,對曹丕憎惡深久的甄氏著寫該句的真實意圖,是的,“延年壽千秋”看似是何等賞心悅目的祝福之言!但在這賞心悅目的背後,實則蘊藉著詩人無邊的恨意。如此匠心獨運,古今罕見,唯性情者識之、察之、深憫其情。

作者介紹

甄宓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1] ,又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甄宓和曹植為什麼沒可能在一起?曹操和甄宓之間有私情嗎?

本 名

甄氏

別 稱

甄姬、甄夫人、甄皇后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群

漢人

出生地

中山無極

出生時間

183年1月26日

去世時間

221年8月4日

主要作品

《塘上行》

諡 號

文昭皇后

陵 墓

朝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