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浙江台州,灰青糕是臨海特有的美食,你吃過嗎?

在浙江台州,灰青糕是臨海特有的美食,幾百年來,每年新谷登場,鄉間的農婦們開始做起了灰青糕,趁著早上的太陽還不猛烈,早早地挑著進城,賣完後,又匆匆地趕回家去。既滿足了城裡人的口福,又為自己掙回半年的零用錢。灰青糕口味獨特,或甜或鹹。對於灰青糕的態度,大抵分為兩類人:好難吃和超想吃,哪裡有賣。記得小時候,夏日的早晨,在臨海的大街小巷時常可見喊著“灰青糕,灰青糕”的叫賣聲,如今這聲音只停留在臨海人的記憶中,漸漸成為一種老味道,只能在回憶裡品嚐。台州臨海的“灰青糕”,有一股淡淡青草香味,是臨海人的老味道。

在浙江台州,灰青糕是臨海特有的美食,你吃過嗎?

灰青糕有許多層,薄薄的,有點透明的,一層一層揭下來,有七八層之多。做一籠正宗的灰青糕,不僅需要主婦的經驗和技術,程式上也比做普通的米糕麻煩得多。稻米和早稻稈是製作灰青糕的重要原料。灰青糕的製作並不難,大致經歷這樣四個步驟:燒灰漉汁,浸入早米,經宿磨漿,舀上蒸籠。每一個步驟都是用時間熬出來的,這樣口味才地道。首先,得有一捆曬乾的早稻稻草,必須是雙季稻的早稻,晚稻不行,麥草也不行。去掉稻草那些雜亂的爛葉,剩下乾淨的莖稈,團成一個草團待用。

準備一大鍋水,燒熱後,再把稻草團在灶孔裡過火,變成一團閃著紅紅火光的灰——趁著熱,趕快把它浸到熱水中,“吱”的一下,草木灰溶化到水裡去了,如此反覆八九次,直到整鍋水變成一鍋黑黑的草木灰水。然後把草木灰水過濾、澄清,用來浸泡早已洗淨的新米。浸過一天一夜,白白的大米吸足了水分,變成圓圓胖胖的,撈起來,放到石磨上,磨成糊一樣的米漿水。有些主婦還會加幾朵絲瓜花,添色添香,也有加薄荷的,做好的灰青糕會更加清涼爽口。

在浙江台州,灰青糕是臨海特有的美食,你吃過嗎?

按照老工藝製作的灰青糕,軟、糯、韌、香甜,而且有一股淡淡的草木的清香。紅糖的深紅和淺紅,滲進米粉裡去,變成淡淡咖啡色,有一種老作坊的經典和深邃。每一層米糕都薄薄的,涼涼的,軟軟的,揭下來拎在手上,好似一片富有彈性的果凍。對著太陽光照照,一層淡黃的光暈,朦朦朧朧地從糕體裡透出來。這樣的糕,看著讓人垂涎欲滴。每個人的吃法不同,嚐到的口味自然不同。初次嘗試的人或許覺得黏黏的,像皮蛋的味道;又或許是怪怪的,完全顛覆了對糕的理解。但是喜歡的人,卻一層一層,一口一口,沒幾下一塊就已經下肚,說帶著草木灰的香氣,完全是童年的記憶中的味道。

在浙江台州,灰青糕是臨海特有的美食,你吃過嗎?

糕做好了,順著竹籠的花紋,用篾刀切成菱形,吃的時候,從一端的尖頭,咬下小小的一塊,放在嘴裡,用舌尖轉一轉,紅糖的甜、米粉的香、稻灰水淡淡的草味兒,瞬間充滿了味蕾,這是嘴小的女人。嘴大的男人,一口咬去,大半塊沒有了,再一口,囫圇整塊下去了。或許,在很多人的眼裡,灰青糕只是一塊簡簡單單的小吃。但是,在那些吃不到的異鄉遊子眼裡,灰青糕因承載著潛藏在背後的回憶、思念而更加美味。一些東西確實是一旦過去,就會令人無比懷念的!台州臨海的“灰青糕”,有一股淡淡青草香味,是臨海人的老味道。小夥伴們,你吃過台州臨海的“灰青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