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宣統三年(1911),大洋彼岸的美國讀者迎來了一部講述慈禧太后神秘宮廷生活的回憶錄——《我在慈禧太后身邊的兩年》。此書一出,立即引爆歐美書市,當時西方人對遙遠的中國充滿了好奇感,但缺乏瞭解的渠道,大家紛紛帶著獵奇的心理來讀這本書。翻開扉頁,作者的身份更是讓外國讀者非常疑惑:德齡公主。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眾所周知,同治帝、光緒帝沒有兒女,那什麼時候出了這樣一位公主呢?

事實很快被調查清楚了:作者裕德齡。有六年海外生活的經歷,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八國語言,尤其熟悉西方的社交禮儀,1903年,回國後和妹妹容齡一起由慶親王奕劻推薦給慈植太后擔任宮中女官,因為業務能力強而被譽為“清宮第一女翻譯官”。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1905年,因父親生病需要照料而辭職離宮。後來結識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的撤迪厄斯·懷特,兩人一起去了美國定居。後來用英文將自己從光緒二十九年(1903)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宮的生活經歷和見聞寫成回憶錄。她的父親是漢軍正白旗的裕庚,光緒十二年(1886)(德齡出生的那一年)還只是廣東省的一名從四品道員,後來去日本當了三年外交官,又在駐法國使館工作三年,這才升成了三品官,所以絕對沒有能力把姐妹倆送進宮當差,這完全是出於慈禧太后進行外交工作的需要。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雖說是婦道人家,年紀也不小了,但太后就是不願意退休養老,把權力交給光緒帝,於是不得不出面辦一些茶話會或各類聯誼活動,邀請各國駐華大使的夫人們來喝茶聊天逛花園,這樣,夫人們回去了給丈夫吹吹枕邊風,大使們也就不會老是想著如何鼓動本國政府“欺負”大清了,這可是絕對時尚而且行之有效的“夫人外交”路線。不過慈禧太后聽不懂各國語言,這就需要一些專業人員來介紹西方禮儀、從事翻譯工作了。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在清朝皇帝的女兒小時候可以按照滿族慣例被稱為“格格”,但成年後就要進行特定的冊封儀式,由此獲得正式封號,就要改口稱“公主”了。公主也是有等級的,皇后所生的女兒可以獲得“固倫公主”的封號,“固倫”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天下”,皇帝是天子,他的女兒自然也配得上“天下”二字;妃子的女兒和皇帝的養女按規定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和碩”為“一方”之意,相比於“天下”,代表的地理範圍稍微小一點,但也尊貴一方,氣勢非凡。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格格”共分五級:和碩親王的女兒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多羅郡王的女兒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多羅貝勒的女兒也叫“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固山貝子的女兒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為“縣君”;鎮國公、輔國公之女沒有字首,直接稱“格格”,漢名為“鄉君”。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身邊的德齡公主真實身份,她真的是公主嗎?

因此經考證,德齡從來沒有被賜予“格格”或“公主”封號的經歷,唯一可以認定的身份就是慈禧太后的翻譯女官。裕庚無論是從身份和從政經歷來看,既不是滿族出身,也沒有皇族血統,品級更不算高,女兒能被封為格格的機率微乎其微,更別說只有努爾哈赤嫡系後裔才能獲得冊封的公主了,所以“德齡公主”也就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了。